因此,需要找到一條既能解決發展中國家麵臨的突出問題,又能推動國際貿易投資規則不斷發展的路徑。這一路徑需同時照顧世界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問題,既照顧世界經濟增長需求,也要避免國際經濟的嚴重失衡。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也是這方麵的一項重要嚐試。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需要結合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比例失衡,會產生經濟泡沫,導致經濟發展速度虛高,並最終會在某個臨界點破滅,嚴重損害經濟健康發展。以往,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合作將重點更多地放到了製度和規則層麵,力圖以製度建設帶動經濟合作,並加強對國際經濟行為的監管。遺憾的是,國際社會在這方麵的努力既忽略了基礎設施建設等務實合作的重要作用,也未能實現真正有效的金融監管,導致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比例失衡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有學者比喻,傳統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規則建設追求“高大上”,而“一帶一路”則特別強調基礎設施建設,追求“接地氣”。這一比喻不一定準確,但卻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二者的重要區別。
換言之,國際社會需要反思,過去他們在追求製度和規則建設的同時,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忽略了務實合作方麵仍然存在的巨大經濟空間?如果說以往注重“製度驅動”的話,何不嚐試推動實現製度建設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的“雙輪驅動”?“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它致力於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構建全方位、多層次、複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挖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造需求和就業,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中國承擔大國責任
一方麵,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不能沒有中國,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已經高度關聯,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也正繼續深度融合,因此,中國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係。另一方麵,隨著中國的穩步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在全球的比重越來越大,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中國經濟占世界的比重還將進一步上升,與之相應,中國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也將相應上升。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中國與亞歐非國家經濟互補性強,相互需求多,合作空間大,各國與中國互利合作的需求強烈。“一帶一路”建設,就是要進一步釋放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合作潛力,滿足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同時,中國在此過程中將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為人類的和平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當今世界所麵臨諸類問題,要求我們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防止貿易保護主義回潮,照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利益,照顧全球經濟的均衡發展。因此,世界各國必須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致力於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係和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倡導共同建設“一帶一路”,就是要通過務實合作,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在此過程中,中國將探索與沿線國家平衡、可持續的合作方式,在與沿線國家合作共贏的同時,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承擔更多國際責任。
因此,需要找到一條既能解決發展中國家麵臨的突出問題,又能推動國際貿易投資規則不斷發展的路徑。這一路徑需同時照顧世界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問題,既照顧世界經濟增長需求,也要避免國際經濟的嚴重失衡。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也是這方麵的一項重要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