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兩次變法後,秦國產國力逐漸強大。河西在秦穆公時,曾是秦國的土地,秦穆公去世後,有一次秦國和魏國交戰,秦國敗,便把河西割讓給魏國。
收複河西失地、恢複秦穆公時期的霸業,一直是秦獻公和秦孝公兩代國君的願望。秦孝公繼位後,更是將收複河西失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所以,國力富強後,秦孝公便開始醞釀攻打魏國。
公孫鞅作為收複河西失地的主將,在戰爭中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及外交才能,使此戰獲得了勝利。秦孝公為獎勵他,遂封他為商君,食十五邑。從此公孫鞅被稱為商鞅。
商鞅的思想在他去世後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一門學派,名為商學派。商學派經過建立、開拓、發展、定型和後勁五個階段,配合秦的曆史,逐漸成為主宰秦國乃至後來的統一帝國秦王朝的思想主流。
《商君書》也稱《商子》,是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書中主張依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遊俠。
《商君書》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後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
其中,《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商君書》文字雖然不多,但內容龐雜,其中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法治等等諸多重大問題,可謂洋洋大觀,成為我國古代的法家經典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知識點滴
公元前341年,秦國聯合齊、趙兩國攻打魏國。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進攻魏國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對峙時,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說:“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麵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
經過了兩次變法後,秦國產國力逐漸強大。河西在秦穆公時,曾是秦國的土地,秦穆公去世後,有一次秦國和魏國交戰,秦國敗,便把河西割讓給魏國。
收複河西失地、恢複秦穆公時期的霸業,一直是秦獻公和秦孝公兩代國君的願望。秦孝公繼位後,更是將收複河西失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所以,國力富強後,秦孝公便開始醞釀攻打魏國。
公孫鞅作為收複河西失地的主將,在戰爭中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及外交才能,使此戰獲得了勝利。秦孝公為獎勵他,遂封他為商君,食十五邑。從此公孫鞅被稱為商鞅。
商鞅的思想在他去世後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一門學派,名為商學派。商學派經過建立、開拓、發展、定型和後勁五個階段,配合秦的曆史,逐漸成為主宰秦國乃至後來的統一帝國秦王朝的思想主流。
《商君書》也稱《商子》,是商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書中主張依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遊俠。
《商君書》文體多樣,議論體有《農戰》、《開塞》、《劃策》等十數篇,或先綜合後分析,或先分析後綜合,兼用歸納演繹,首尾呼應。有時也運用比喻、排比、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
其中,《徠民》篇運用了“齊人有東郭敞者”的寓言,以增強說理的效果和形像性。說明體有《墾令》、《靳令》、《境內》等篇,是對秦政令的詮釋。辯難體有《更法》,通過人物對話相互駁辯來闡述中心論點。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錄入《史記·商君列傳》,用以表明商鞅的主張。
《商君書》文字雖然不多,但內容龐雜,其中涉及經濟、政治、軍事、法治等等諸多重大問題,可謂洋洋大觀,成為我國古代的法家經典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
知識點滴
公元前341年,秦國聯合齊、趙兩國攻打魏國。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進攻魏國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對峙時,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說:“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麵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
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