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縱橫家鬼穀子與蘇秦張儀(1 / 2)

鬼穀子想,不能讓師父留下來的金書失傳。於是,他便根據金書的內容,再根據自己的參悟體會,他便寫出了《鬼穀子》及《本經陰符七術》兩書。

鬼穀子還認為,應該把這些學問不斷發揚光大。於是,他開始招收門徒,開壇授課。在他幾位傑出的弟子中,昀著名的兩位要屬叱吒於戰國政壇風雲的縱橫家張儀和蘇秦。

張儀是魏國大梁人,是魏國貴族後裔,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當時,列國林立,諸侯爭霸,割據戰爭頻繁。各諸侯國在外交和軍事上,紛紛采取“合縱連橫”的策略。

秦惠王執政時,張儀由趙國西入秦國,憑借出眾的才智被秦惠王任為客卿,籌劃謀略攻伐之事。後來,秦國仿效三晉的官僚機構開始設置相位,稱相邦或相國,張儀出任此職。

張儀拜相後積極為秦國謀劃,他采用連橫術迫使韓、魏太子來秦朝拜,並與公子華攻取魏國蒲陽。又遊說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國把上郡15縣,包括少梁一起獻給秦國。張儀又率軍攻取魏國的陝縣,將黃河天險據為秦所有。秦國國勢日益強盛。

為了對抗魏國的合縱政策,進而達到兼並魏國的目的,張儀運用連橫策略,與齊、楚大臣會於齧桑,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後來,秦惠王又遣張儀率兵伐蜀,取得勝利,旋即又滅巴、苴兩國。這樣秦國占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有了鞏固的大後方,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張儀運用雄辯的口才,詭譎的謀略,縱橫捭闔,遊說諸侯,建立了諸多功績,在秦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上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鬼穀子的另一位傑出弟子蘇秦,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他出身農家,素有大誌,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成為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

蘇秦從鬼穀子學成之後,出遊數載,一無所成,搞得“妻不下織,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感歎說:“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

蘇秦苦讀薑子牙的《太公陰符經》之時,每逢困乏欲睡,他就用錐子紮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蘇秦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蘇秦在有所收獲後,於是重新出遊。這時正好燕昭王在廣招天下賢士,蘇秦便來到燕國,深受燕昭王信任。

當時燕國一心想報強齊之仇。蘇秦認為,燕國欲報強齊之仇,必須先向齊表示屈服順從,將複仇的願望掩飾起來,贏得振興燕國所需的時間。

公元前285年,蘇秦到齊國,離間齊趙關係,取得齊閔王的信任,被任為齊相,暗地卻仍在為燕國謀劃。齊閔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蘇秦率兵抗禦燕軍。

之後,蘇秦又說服趙國聯合韓、魏、齊、楚、燕攻打秦,趙國國君很高興,賞給蘇秦很多寶物。蘇秦得到趙國的幫助,又到韓國遊說韓宣王,到魏國遊說魏襄王,至齊國遊說齊宣王,往楚國遊說楚威王。諸侯都讚同蘇秦的計劃,於是六國達成聯合的盟約,蘇秦為縱約長,並佩有六國相印,在當時聲望如日中天。

鬼穀子想,不能讓師父留下來的金書失傳。於是,他便根據金書的內容,再根據自己的參悟體會,他便寫出了《鬼穀子》及《本經陰符七術》兩書。

鬼穀子還認為,應該把這些學問不斷發揚光大。於是,他開始招收門徒,開壇授課。在他幾位傑出的弟子中,昀著名的兩位要屬叱吒於戰國政壇風雲的縱橫家張儀和蘇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