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衍在陰陽五行方麵提出的“五德終始”學說,在當時驚世駭俗。鄒衍認為,世界萬物的轉移就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
“五德終始”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因素。它是鄒衍試圖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統一體而作出解釋,是陰陽家溝通人類與自然界而虛構出來的一座橋梁,是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天、地、人“三才”說的運用和發展。鄒衍把曆史看成常變的,認為沒有萬世長存的王朝,這是合理的。
鄒衍的“五德終始”學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五德終始“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係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知識點滴
鄒衍在燕國時,常到各地去考察。據說有一年春天,他來到漁陽郡,見此地寒氣太盛,草木不長,百姓生活很苦,就上了郡城南邊不遠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連吹了三天三夜。吹律之後,暖風飄來,冰消雪化,跟著整個漁陽大地變暖,農民趕緊耕地下種。這年莊稼長得特別好,五穀豐收。從此,漁陽老百姓日子漸漸好起來。
鄒衍離開漁陽後,百姓懷念他,便把他吹律的小山定名為黍穀山,山上建了鄒夫子祠,又立了碑,碑上寫“鄒衍吹律舊地”。
鄒衍在陰陽五行方麵提出的“五德終始”學說,在當時驚世駭俗。鄒衍認為,世界萬物的轉移就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規律進行的。
“五德終始”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因素。它是鄒衍試圖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統一體而作出解釋,是陰陽家溝通人類與自然界而虛構出來的一座橋梁,是對春秋戰國時期的天、地、人“三才”說的運用和發展。鄒衍把曆史看成常變的,認為沒有萬世長存的王朝,這是合理的。
鄒衍的“五德終始”學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後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五德終始“作為一種改朝換代的理論工具,受到曆代新王朝建立者的信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根據鄒衍“水德代周而行”的論斷,以秦文公出獵獲黑龍作為水德興起的符瑞,進行了一係列符合水德要求的改革,以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遂成為“五德終始”說的第一個實踐者。
知識點滴
鄒衍在燕國時,常到各地去考察。據說有一年春天,他來到漁陽郡,見此地寒氣太盛,草木不長,百姓生活很苦,就上了郡城南邊不遠的一座小山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連吹了三天三夜。吹律之後,暖風飄來,冰消雪化,跟著整個漁陽大地變暖,農民趕緊耕地下種。這年莊稼長得特別好,五穀豐收。從此,漁陽老百姓日子漸漸好起來。
鄒衍離開漁陽後,百姓懷念他,便把他吹律的小山定名為黍穀山,山上建了鄒夫子祠,又立了碑,碑上寫“鄒衍吹律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