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軍師長聽了非常高興, 同意了蒙哥馬利的安排。這消息傳到總司令部, 立即引起震驚。布魯克馬上來到第三師弄清情況。
當德軍進入大炮射程之內時, 炮擊開始了。蒙哥馬利毫不費力地從比利時人手中接管了前線。比利時師退為預備隊, 然後向北進發, 與其主力會合。
布魯克這樣寫道:“這一插曲突出地表現了蒙哥馬利的才能。必須做出某些安排, 因為德軍在任何時候都可能到來, 而他確實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當時我對他這樣說道:‘可憐的比利時指揮官, 竟然一點也不知道他懷裏抱著一條毒蛇。’”
戰場上每天都有壞消息傳來, 比如鹿特丹遭到轟炸, 荷蘭要求停戰, 德軍裝甲部隊浩浩蕩蕩地開過默茲河上的橋梁, 比利時軍隊撤到了阿爾貝運河, 英軍右側的法國集團軍垮了等。然而, 第三師卻隻能注視和等待。
這是一個令人焦慮不安的時期, 但蒙哥馬利卻異常鎮定。他養成了一種晚餐後不久即入睡的習慣。白天他外出, 整天在前線轉,會見下級指揮官, 聽取他們的彙報, 作出決定並給予口頭命令。在進茶時間, 他總是回到師指揮部, 會見參謀班子, 發布當晚和第二天的命令。
湯普森曾經創造了一個警句, 在這裏引用一下是十分恰當的。
湯普森寫道:“蒙哥馬利具有一種在自己周圍創造沙漠中的寧靜綠洲的訣竅。”
許多人都能夠證明蒙哥馬利具有這種超凡的能力。例如, 在蒙哥馬利擔任東南軍區司令時期, 牛津大學萬靈學院的研究員戈倫韋·裏斯被派到蒙哥馬利的參謀部工作。
裏斯很自然地懷著一種惶恐的心情看待他與蒙哥馬利的第一次會見。但是, 後來裏斯卻這樣回憶道:
他的神態是如此安詳, 過一會兒後, 我的驚惶和恐懼便開始消失了。人們會覺得, 這種安詳神態在一個軍人身上是很不協調的。
蒙哥馬利夜間睡覺不讓別人打擾的習慣以及其他一些日常生活習慣隻不過是深深紮根於他的性格中的某種特征的若幹方麵而已。
他是很自信的。
5 月15 日夜間, 一位參謀軍官由於不知道蒙哥馬利有睡覺時不許別人打擾的習慣, 便把他從夢中叫醒, 並報告說, 德軍已進入盧萬。蒙哥馬利勃然大怒, 嚷道:“走開, 別打擾我, 叫駐盧萬的旅長把他們趕回去。”
參謀聽了, 為之愕然, 而他卻繼續入睡。
德軍在對第三師進行猛烈的炮轟和衝擊之後, 於5 月15 日夜渡過迪爾河, 攻入盧萬車站。第三師奮勇反擊, 把德軍趕出城去。在這次反擊戰中, 近衛擲彈兵團和皇家北愛爾蘭兵團表現得非常出色。
在整個盟軍戰場形勢每況愈下時, 第三師卻像磐石般巋然不動。
後來由於南翼側麵暴露, 蒙哥馬利才不得不於16 日14 時下令撤退,向登德爾河轉去。在炮兵彈幕的掩護下, 全師幹淨利落地與敵人脫離了接觸。黃昏前, 全師除擔任後衛的第八旅外, 順利抵達登德爾河。
比利時的軍師長聽了非常高興, 同意了蒙哥馬利的安排。這消息傳到總司令部, 立即引起震驚。布魯克馬上來到第三師弄清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