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心不已堅持創作(2 / 2)

由於她貪得無厭地無止境地擴充自己財富的欲望, 而使她變成一個無知、狂妄、行為粗暴的女人。

葉比芒尼雅的父親從小就灌輸給她這種思想, 她也以父親為榜樣, 丟棄了作為女性的一切魅力, 隻剩下“金融寡頭” 這個身份, 而在人們眼中, 她是一個反複無常、殘忍粗暴的獨裁者與壓迫者, 一個貪婪的剝削狂人。

蕭伯納通過對人性行為的觀察和細致描寫, 成功地、準確地塑造了女主人公這一真實的異類人物。同時, 對她感覺的遲鈍和思想的貧乏進行了無情的諷刺, 從而提示出她賴以生存的社會的本質, 自私自利, 喪失人性。

蕭伯納雖然已經進入耄耋之年, 但對現實問題的興趣卻依然很濃厚。雖然他盡量減少了社會活動, 但仍然力所能及地進行一些有益的嚐試, 不時地發表一些對社會現實的新觀點。

同時, 這也有力地回擊了一些人宣稱蕭伯納已經“ 日暮途窮、江郎才盡” 的惡毒言論。

兩年之後的1938 年, 蕭伯納又完成了一部“ 政治狂想” 三幕喜劇《日內瓦》,從而可以看出他的洞察力仍舊敏銳, 他的創作精力仍然很旺盛。

這一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蕭伯納一生往往以少數人自居, 隻要是他認定的真理, 就挺身而出, 孤軍奮戰, 勇於承擔一個作家的社會責任, 譴責大多數人認可的錯誤見解。因此在這部劇本中, 再一次表現了蕭伯納作為壯士的無畏與作家的道義。

蕭伯納在《日內瓦》一劇中, 把現實政治與戲劇中的虛構事件緊密地聯係起來, 以巴特勒和龐巴董尼影射希特勒和墨索裏尼, 對這兩個法西斯頭子進行審判。並稱這個劇本為“幻想的曆史的一頁”。

蕭伯納敢於在這一年在劇本中把幾位戰爭狂人、大獨裁者作為人類和文化的敵人擺在觀眾麵前, 並使其被彙成河流的鮮血照得滿臉通紅, 表明了作者的批判現實主義傳統以及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

同樣, 蕭伯納也沒有饒恕那個英國反動頭子奧爾費馬沙, 正是他的努力, 把這樣兩個人物推上了人類曆史舞台, 一個狠毒的冒險家、卑鄙的偽君子和一個殘酷的劊子手。因此, 奧爾費馬沙罪不可赦, 所以在人民麵前, 他才會嚇得魂不附體。

1939 年, 蕭伯納連續創作出兩部戲劇,《重寫辛白林第五幕》和《在賢君查理的黃金時代》。

在《在賢君查理的黃金時代》中, 蕭伯納的創作技巧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他讓自己的曆史想象力自由馳騁, 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嫻熟的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體現在描寫劇中的一個精彩場麵中: 風流國王查理和他的情婦著名演員耐爾·格文, 以及宗教改革家約翰·諾克斯、畫家耐勒和偉大科學家牛頓共聚牛頓的書房內, 各執一詞, 對人生展開激烈的爭辯。

有人曾經說過:《在賢君查理的黃金時代》與10 年前的《蘋果車》,在蕭伯納後期的作品裏形成了對峙的兩個頂峰, 在語言和思想兩方麵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在該劇中, 蕭伯納還充分表現出他創作的獨特性和這個時期思想的隨心所欲, 那就是他為這個劇本加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副標題:“從來沒有發生過的真正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