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劉宋紀傳體史書—宋書(1 / 2)

梁武帝蕭衍奪取了南齊政權後,建立了梁朝,史稱南梁。梁武帝把滅齊有功的驃騎司馬和征虜將軍沈約任命為尚書,封為建昌侯,對他十分寵信。

梁武帝在宮中宴請群臣,席間有一道菜是豫州進貢的栗子,肉厚味美。梁武帝興致所至,就問沈約說:“關於栗子的掌故,卿知道多少呢?”

“臣全都知道。”沈約未加思索便脫口而出。

梁武帝也是個博學多才的皇帝,他看到沈約如此大言不慚,便說:“那我倆來比賽一下,看誰知道得多,怎麼樣?”

沈約見梁武帝興致勃勃,不敢掃了他的興,隻得答應。於是,梁武帝吩咐內侍取來筆墨錦箋,和沈約分別寫了起來。

兩人都寫好後,當場向參加宴會的大臣們揭示。結果,沈約所寫的掌故比梁武帝少了3個。梁武帝十分得意,吩咐侍者斟酒,一連罰了沈約3大杯。

宴會散後,有個大臣和沈約一起走出宮門,悄聲問道:“沈大人素稱博學,怎麼會忘了那幾個掌故呢?” 沈約酒已半醉,笑了笑,隨口答道:“皇上十分好勝,我如果不讓他,還可以寫出幾個,那會把皇上羞死。”

沈約的話很快傳到了梁武帝的耳中。梁武帝認為沈約這樣說是貶低自己,犯上無禮,十分惱火。他本想把沈約下獄治罪,幸虧侍中徐勉是沈約的至交,極力加以勸阻,才使沈約免於身陷囹圄。

徐勉把梁武帝要治罪的情況告訴了沈約,沈約十分懊悔自己的失言,知道自己已失去了寵信,便多次請求離京到外地去任職,但梁武帝不批準。

沈約知道梁武帝不會放過自己,便整日處於憂慮恐懼之中。沒過多少日子,他的精神終於崩潰了,經常疾病纏身,人也日益消瘦。

沈約認為自己活不多久了,就寫信給好友徐勉,說自己從上次宴會至今不過幾個月時間,腰身已經瘦了好幾寸,而且胳臂一個月也要瘦幾分。以此推算,就知道自己也許不久於人世了。

徐勉接信後就幾次前來看望沈約,見沈約果真一次比一次瘦得厲害,就勸慰沈約不要過分憂慮。但是,沈約仍然生活在恐懼之中,腰身更是一天比一天瘦,這就是傳說的“沈約瘦腰”。

有一次徐勉又來看望沈約時,他們談起史學的事,沈約是津津樂道,徐勉就提議沈約寫一部宋史,以便讓沈約找到精神的歸宿。沈約欣然答應了,從此就精神煥發,一心從事宋史的編撰工作。

沈約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撰成了《宋書》的紀和傳共70卷,起於東晉安帝義熙之初,終於宋順帝升明年間。在《宋書》的第二個階段,沈約記載了東晉末年及劉宋一代的史事。

《宋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述了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到劉準首尾60年的史實,全書100卷,紀10卷、誌30卷、列傳60卷。

《宋書》在紀傳中,多載詔策奏疏和時人辭賦文章,保存了不少文獻材料。

梁武帝蕭衍奪取了南齊政權後,建立了梁朝,史稱南梁。梁武帝把滅齊有功的驃騎司馬和征虜將軍沈約任命為尚書,封為建昌侯,對他十分寵信。

梁武帝在宮中宴請群臣,席間有一道菜是豫州進貢的栗子,肉厚味美。梁武帝興致所至,就問沈約說:“關於栗子的掌故,卿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