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空氣是哪一年開始突然減少的?是二零零一年,我的父母將我哥哥從北京的“畫家村”接回來的那一年。五年的時光也許不夠漫長,可是它得分成一分鍾一分鍾來計算,而我們家的一分鍾,長度超過別人家的半小時。至少如此。就是如此,如此綿長的窒息,如此綿長的空氣稀薄,它改變了我父親母親肺的形狀。
我們小心翼翼,這小心翼翼也是母親反複告誡我們的,在他麵前,我們不提損失、失敗、無所事事之類的字眼,我們若無其事地笑著,至少不表現憂鬱和憂傷,我哥哥的回家取消了我們某些情緒的表達權力,是的,我們不去指責不去碰他在北京三年的生活,因為我們不知道哪裏就是他的舊疤痕。我們要體現一種溫暖,我母親說,我母親說姝姝我對你不放心你可不能用話傷他,你是女孩子要對他細心耐心點,別讓他覺得自己無用讓全家人瞧不起。我用了最大的力量點頭。我們是種溫暖,必須是。
可能我們錯了。從一開始就錯了。
他拒絕了我們的溫暖,他拒絕了我母親的,我的,和我父親的溫暖。
在最初的幾個月裏,我哥哥將自己封閉在他的小屋裏,他不出現。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溜出門去,在石凳上木頭一樣坐著,一支一支地吸煙。他是一隻怕人的老鼠,他是一隻,軟殼的蝸牛。
他回來了,他的那間房間就從我們家裏分了出去,他不允許我們進他的房間,任何人。他想帶著那間房間從我們的視線裏消失,可是不能,我們不能。他也同樣不能。我們誰都無法真正忽略那間房間的存在,它像一個黑洞,吸走了許多的光線、溫度和空氣。
我父親的牙痛病又犯了。雖然他顯得若無其事,但我還是看了出來,我相信我哥哥比我發現得更早。我父親艱難地咬著一塊並不很硬的饅頭時,我聽見我哥哥的鼻孔哼了一聲。又一聲。我父親收起了艱難,埋頭對付著麵前的碗,他的眼睛有些發紅。後來我母親的眼睛也開始發紅,她咳嗽了一下,這輕輕的一下竟然是一條導火索,我哥哥重重地將碗摔在地上:都看我不順眼是不是!嫌我沒用是不是!裝什麼啊!別以為我看不出來!
空氣裏那種硝煙的氣味一下子彌漫過來,它不是比喻,我真的聞到了硝煙的氣味。它渾濁,帶著灰色的顆粒。
這根本是一場力量不對等的戰爭,本該應戰的一方似乎措手不及,一觸即潰。在我哥哥的強大麵前他們就如同做錯了事的孩子,麵紅耳赤,一聲不哼。
我一直記著我哥哥木頭一樣坐在石凳上的形象,在我的記憶裏我個形象是我哥哥的首要標誌,它被反複固定了下來。後來我離開家,來到上海,然後北京,從陽台上往下看時時常會遭遇到那種木頭一樣站著或坐著的落魄的男人。因此上我站在陽台上就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恐懼讓我暈眩,然而我無法克服向下看的願望。我努力的克製往往會引發自己的執拗,我在恐懼和對自己的厭惡中從窗簾後麵探一探頭,看一看路上的行為或路上的空曠,尋找那些成為木頭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似乎也並不難找。我從他們的影子裏看到了我哥哥。
我們家的空氣是哪一年開始突然減少的?是二零零一年,我的父母將我哥哥從北京的“畫家村”接回來的那一年。五年的時光也許不夠漫長,可是它得分成一分鍾一分鍾來計算,而我們家的一分鍾,長度超過別人家的半小時。至少如此。就是如此,如此綿長的窒息,如此綿長的空氣稀薄,它改變了我父親母親肺的形狀。
我們小心翼翼,這小心翼翼也是母親反複告誡我們的,在他麵前,我們不提損失、失敗、無所事事之類的字眼,我們若無其事地笑著,至少不表現憂鬱和憂傷,我哥哥的回家取消了我們某些情緒的表達權力,是的,我們不去指責不去碰他在北京三年的生活,因為我們不知道哪裏就是他的舊疤痕。我們要體現一種溫暖,我母親說,我母親說姝姝我對你不放心你可不能用話傷他,你是女孩子要對他細心耐心點,別讓他覺得自己無用讓全家人瞧不起。我用了最大的力量點頭。我們是種溫暖,必須是。
可能我們錯了。從一開始就錯了。
他拒絕了我們的溫暖,他拒絕了我母親的,我的,和我父親的溫暖。
在最初的幾個月裏,我哥哥將自己封閉在他的小屋裏,他不出現。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偶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溜出門去,在石凳上木頭一樣坐著,一支一支地吸煙。他是一隻怕人的老鼠,他是一隻,軟殼的蝸牛。
他回來了,他的那間房間就從我們家裏分了出去,他不允許我們進他的房間,任何人。他想帶著那間房間從我們的視線裏消失,可是不能,我們不能。他也同樣不能。我們誰都無法真正忽略那間房間的存在,它像一個黑洞,吸走了許多的光線、溫度和空氣。
我父親的牙痛病又犯了。雖然他顯得若無其事,但我還是看了出來,我相信我哥哥比我發現得更早。我父親艱難地咬著一塊並不很硬的饅頭時,我聽見我哥哥的鼻孔哼了一聲。又一聲。我父親收起了艱難,埋頭對付著麵前的碗,他的眼睛有些發紅。後來我母親的眼睛也開始發紅,她咳嗽了一下,這輕輕的一下竟然是一條導火索,我哥哥重重地將碗摔在地上:都看我不順眼是不是!嫌我沒用是不是!裝什麼啊!別以為我看不出來!
空氣裏那種硝煙的氣味一下子彌漫過來,它不是比喻,我真的聞到了硝煙的氣味。它渾濁,帶著灰色的顆粒。
這根本是一場力量不對等的戰爭,本該應戰的一方似乎措手不及,一觸即潰。在我哥哥的強大麵前他們就如同做錯了事的孩子,麵紅耳赤,一聲不哼。
我一直記著我哥哥木頭一樣坐在石凳上的形象,在我的記憶裏我個形象是我哥哥的首要標誌,它被反複固定了下來。後來我離開家,來到上海,然後北京,從陽台上往下看時時常會遭遇到那種木頭一樣站著或坐著的落魄的男人。因此上我站在陽台上就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恐懼讓我暈眩,然而我無法克服向下看的願望。我努力的克製往往會引發自己的執拗,我在恐懼和對自己的厭惡中從窗簾後麵探一探頭,看一看路上的行為或路上的空曠,尋找那些成為木頭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似乎也並不難找。我從他們的影子裏看到了我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