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包羅各家的曆代經典類書(1 / 3)

《藝文類聚》的編纂,盡管以弘揚儒家思想為務,卻不排斥其他說法。《天部·天》中羅列的有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的道家說法,還引了《蜀誌》的一則故事;在《天部·日》中,又引《列子》中的“孔子與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體現出儒家那種多聞闕疑、求同存異的風格。

《藝文類聚》在內容的取舍方麵,體現出追求真善美的強烈傾向,很注意采集正麵材料,擯棄反麵材料。《帝王部》《人部》中都極盡勸善之能事。《藝文類聚》如此苦心孤詣,正是儒家重視教化、重視書籍的潛移默化功能的反映。

《藝文類聚》於624年下半年書成奏上,唐高祖賜帛200匹。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任命歐陽詢為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

歐陽詢所輯《藝文類聚》,與虞世南的《北堂書鈔》、徐堅的《初學記》、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虞世南字伯施,生於558年,越州餘姚人。唐代書法家、詩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因他的叔父虞寄無子,虞世南便過繼給叔父,故字伯施。

《北堂書鈔》為虞世南在隋秘書郎任上所編,當時編輯此書,大抵是供文人撰文時采錄參考資料所用。全書分為帝王、後妃、政術、刑法、封爵、設官、禮儀、藝文、樂、武功、衣冠、儀飾、服飾、舟、車、酒食、天、歲時、地19部,852卷,由於在類書中此書成書很早,輯錄資料皆采自隋以前古籍,其中相當一部分本子已不傳,故其文獻價值頗高,尤其在輯佚、校刊古籍等功用上,更不容忽視。

唐代著名類書還有徐堅的《初學記》。徐堅,字元固,生於659年,湖州長城人。他自幼聰敏過人,被稱為“異才”。後來舉秀才及第,為集賢院學士,封東海郡公。由於徐堅多識典故,前後修撰格式氏族及國史等。

徐堅所輯《初學記》共30卷,分23部,取材於群經諸子、曆代詩賦及唐初諸家作品,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的零篇單句。此書的編撰原為唐玄宗諸子作文時檢查事類之用,故名《初學記》。

唐代類書大詩人白居易的《白氏六帖》。白居易生於772年,是繼李白、杜甫之後唐代又一位大詩人,世稱“李杜白”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在整理集賢院藏書時,使他有機會接觸大量的藏書,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白居易私家藏書頗富,建有藏書樓,名“池北書庫”。而且還在家中放置數千瓶子,命人取諸經典籍中的詩文佳句,投於瓶中,後再分門別類,編撰了一部詞語佳句類書《白氏經史事類六帖》,簡稱《白氏六帖》。

《白氏六帖》分為1367門,收錄了唐代文獻中最可貴的律、令、格、式的若幹條文,律有擅興律、賊盜律等,令有樂令、選舉令、考課令、封爵令、喪葬令、戶令、授田令、祠令、雜令等,格有倉部格、金部格、戶部格、祠部格等,式有兵部式、祠部式、吏部式、考功式、戶部式、主客式、水部式等。

《藝文類聚》的編纂,盡管以弘揚儒家思想為務,卻不排斥其他說法。《天部·天》中羅列的有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的道家說法,還引了《蜀誌》的一則故事;在《天部·日》中,又引《列子》中的“孔子與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體現出儒家那種多聞闕疑、求同存異的風格。

《藝文類聚》在內容的取舍方麵,體現出追求真善美的強烈傾向,很注意采集正麵材料,擯棄反麵材料。《帝王部》《人部》中都極盡勸善之能事。《藝文類聚》如此苦心孤詣,正是儒家重視教化、重視書籍的潛移默化功能的反映。

《藝文類聚》於624年下半年書成奏上,唐高祖賜帛200匹。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後,任命歐陽詢為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

歐陽詢所輯《藝文類聚》,與虞世南的《北堂書鈔》、徐堅的《初學記》、白居易的《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虞世南字伯施,生於558年,越州餘姚人。唐代書法家、詩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因他的叔父虞寄無子,虞世南便過繼給叔父,故字伯施。

《北堂書鈔》為虞世南在隋秘書郎任上所編,當時編輯此書,大抵是供文人撰文時采錄參考資料所用。全書分為帝王、後妃、政術、刑法、封爵、設官、禮儀、藝文、樂、武功、衣冠、儀飾、服飾、舟、車、酒食、天、歲時、地19部,852卷,由於在類書中此書成書很早,輯錄資料皆采自隋以前古籍,其中相當一部分本子已不傳,故其文獻價值頗高,尤其在輯佚、校刊古籍等功用上,更不容忽視。

唐代著名類書還有徐堅的《初學記》。徐堅,字元固,生於659年,湖州長城人。他自幼聰敏過人,被稱為“異才”。後來舉秀才及第,為集賢院學士,封東海郡公。由於徐堅多識典故,前後修撰格式氏族及國史等。

徐堅所輯《初學記》共30卷,分23部,取材於群經諸子、曆代詩賦及唐初諸家作品,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的零篇單句。此書的編撰原為唐玄宗諸子作文時檢查事類之用,故名《初學記》。

唐代類書大詩人白居易的《白氏六帖》。白居易生於772年,是繼李白、杜甫之後唐代又一位大詩人,世稱“李杜白”為唐代三大詩人。白居易在整理集賢院藏書時,使他有機會接觸大量的藏書,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白居易私家藏書頗富,建有藏書樓,名“池北書庫”。而且還在家中放置數千瓶子,命人取諸經典籍中的詩文佳句,投於瓶中,後再分門別類,編撰了一部詞語佳句類書《白氏經史事類六帖》,簡稱《白氏六帖》。

《白氏六帖》分為1367門,收錄了唐代文獻中最可貴的律、令、格、式的若幹條文,律有擅興律、賊盜律等,令有樂令、選舉令、考課令、封爵令、喪葬令、戶令、授田令、祠令、雜令等,格有倉部格、金部格、戶部格、祠部格等,式有兵部式、祠部式、吏部式、考功式、戶部式、主客式、水部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