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恢複正常上班以後,陳明遠在辦公室處理了一上午的公務,期間始終不見有人竄門,隻是偶爾有縣裏的各個局委辦以及下麵街道鎮的領導打來電話問候,除了客套的表示要來彙報工作,基本沒什麼實質性內容。!
至於區委常委,就壓根不見有人打招呼。
想來和沐佳音推斷的一樣,甬城幫的這些人相當團結齊心,或許自己的背景對他們中的一些人有影響,但遠談不上太大的威懾力,畢竟大部分人目前的官位都相當穩當,犯不著為了虛無縹緲的利益靠攏自己,進而得罪蔣方譚等掌權人。
也就是江傅華坐久了冷板凳,眼看晉升無望,才會試探性的向自己示好,當然,他的示好目前還是很有保留,能否徹底倒向自己,還得觀察自己接下來的動作!
期間,倒是柳誌達打了個電話過來,對自己千恩萬謝的,表示收到風聲,明湖畔的那塊地基本可以解凍了。
陳明遠當然知道是蔣方譚那一邊暫時鬆了口,也沒多什麼,叮囑他好好搞好這項目,另外就是詢問接下來的具體計劃。
柳誌達也是直言不諱,明自己目前資金欠缺,打算和葉晴雪聯手將盤子做大,初步構思是想建設成一個購物中心,不過建築施工,還是得按照原計劃交付給王悅集團負責。
陳明遠明白柳誌達的苦衷,在海東區,想將項目順利進行下去,這塊蛋糕就必須得分甬城幫一份,否則後麵萬一又有人煽動住戶上訪,很可能還是雞飛蛋打的結局。
眼看如柳誌達這樣的資深商人,也要畏怯於甬城幫的威壓,陳明遠愈發感受到打破僵局的緊迫性,掛了電話以後,沉吟了會,陳明遠就把區府辦主任龔樂山叫到了跟前,開門見山道:“龔主任,最近信訪局有沒有收到關於教育局的舉報?”
龔樂山懵了一下,陳明遠作為代區長,重點分管財政稅務和國有資產這兩塊,這才剛來,怎麼忽然對教育局上心了,不過人家名義上負責的是政府全麵工作,什麼都可以管,他也隻能如實回答,回憶了下,斟字酌句地道:“最近好像沒有這方麵的情況回饋……倒是區裏的兩所中學幾次向教育局投訴,反應校服多次出現質量問題,比如掉色嚴重、化學氣味濃等,要求檢測校服甲醛、ph值等項目是否超標,卻一直沒有結果,然後就反應到咱們這邊來了,我們按照程序轉給江區長處理了。”
陳明遠的眉頭一揚,問道:“區裏的校服供應商,都是統一的麼?”
龔樂山點頭,道:“都是教育局統一公開招標指定的。”
陳明遠頓時猜到了一些江傅華的情報內容,校服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而校服供應商又是教育局指定的,稍一揣測,就看得出這裏頭包藏著什麼貓膩!
當然,江傅華既然敢於用這情報做投名狀,想必對這條黑色利益鏈,知道得遠比起大多數人更多!
如今有了眉目,陳明遠也等不到晚上的那餐飯了,就準備先去教育局探探虛實,具體了解一下負責官員的情況,想到這裏,就吩咐道:“下午沒什麼事,龔主任安排一下,和我一塊在區裏走一走吧。”
龔樂山摸不清陳明遠的想法,隻得呐呐答應。
…………
除了區委區政府在老城區,下麵的許多機關部門則大多位於東邊的工業園區,海東區由於經濟發達,城區比瑞寧要大了許多,也更繁華,這幾年城鎮化的擴張速度非常迅猛,為了帶動新建城區的繁華,區裏前年出台了一項政策,要求將區裏許多局委辦的辦公地點都陸續遷往城東的新區裏。
教育局就是第一批遷出去的。
帕薩特駛離政府大院,在城區裏七彎八拐了一通,就拐上了一條種滿梧桐樹的大路,前方和四周的景色顯得空曠了許多。
“工業園區目前發展得挺不錯吧?”陳明遠坐在後座,狀若隨意地提了句。
龔樂山流露出幾分喜色,道:“經濟發展趨勢一片良好,土地基本都被企業拿光了,創收也屢攀高峰,隻要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假以時日,這裏很可能會成為東江省製造業的龍頭基地。”
陳明遠點點頭,龔樂山這話確實沒多少水分,通過這段日子的了解,他知道工業園區是甬城未來五年發展規劃中的重點工程,從成立儀式,就集合了政府和社會方方麵麵的資源和政策支持,經過幾年的經營,規模日趨擴大,儼然成了省東部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當然了,有今的成果,很大程度上脫不開前任崔書記的功勞,正是在他主政的期間,極力引進了眾多極具實力和潛力的企業,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