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反將一軍(1 / 3)

誰也沒有想到,謝雲宴回京,南邊居然就鬧了倭夷之禍,更沒料到,謝雲宴居然會鑽這種空子。

康王抗倭有錯嗎?

沒有。

謝雲宴被康王“強行”留在南邊帶兵鎮壓倭夷,無法歸京,他有錯嗎?

他也沒有。

別徐崇山他們被這有理有據的話的無言以對,就連慶帝也是緊捏著拳心,突然就想起當初謝雲宴出京時,踩著時間差避開了禁足聖旨的事情。

當時謝雲宴想要出京,卻又怕驚動朝中之人,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是慶帝主動提及,讓他踩著時間趕在聖旨下發之前離開京城。

那時候慶帝還十分自得,覺得自己這主意簡直聰明絕頂。

如今他卻恨不得狠狠打上自己一個嘴巴子,那狼崽子分明就是現學現用,拿著當初跟他做戲的招,來對付他。

所有人看著跪在地上的詹明江,還有那位薛內侍,都是臉色微抽。

蘇錦沅則是不卑不亢地道:

“臣婦知道,康王爺此舉有僭越之嫌,可他也是抗敵心切,才會扣住六弟不讓他歸京,還請陛下看在王爺一心為了大晉江山百姓的份上,饒了王爺僭越之罪。”

三言兩語,本該是蕭家的罪責,全落在康王身上。

她這一請罪,更是將慶帝架了起來。

當初是慶帝親自下旨,讓康王接管漕司上下和領衛軍兵權,若遇難解之事,可自行決斷。

他當時是想讓康王強行將謝雲宴送回京城,而如今謝雲宴也不過是聽他“命令”,前往鎮壓倭夷。

慶帝若是問罪,不僅會落得個罔顧百姓生死的昏君之名,更替謝雲宴除了康王這個“掣肘”,自己打了自己的臉。

可不問罪。

就等於認同了康王調兵之事,也默認謝雲宴留在淮安。

無論問罪與否,謝雲宴都有了不必回京的理由。

好一個謝雲宴。

好一個蘇錦沅!!

慶帝緊咬著牙關,陰沉著眼看著下方跪著的女子,明明神色恭敬至極,可身上卻莫名添了幾分往日謝雲宴在他麵前時,才有的不馴和逆骨。

他並非第一次見她,可卻從來沒仔細看過她容貌。

清冷至極的眉眼,身處朝堂之上毫無動容的神色,這般從容淡定的模樣……

他當初怎麼會以為,這不過就是個普通婦人?

慶帝忽然就想起當初蕭家闖宮之時,這女子背著謝雲宴,一步步踏進宮中的模樣,想起蕭家本該頹敗,卻絕地翻身的事情。

心頭莫名地生出一陣寒意來。

到了現在,他哪還不明白當初到底是怎麼回事?

慶帝手指在龍袍之下緊蜷,既有看錯了眼的惱怒,又有蕭家早已不在他掌控中的心慌,他總覺得事情變得有些失控。

他本想等謝雲宴回京之後,將其扣押,卸了他兵權,可如今事情卻變成這個樣子。

外間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他有意打壓蕭家。

若此時再行問罪,莫失了民心,屆時怕謝雲宴揮師北上帶兵圍了皇城,也會被一句“逼不得已”。

慶帝掃眼看向馮喚送上來的康王書信,強撐著臉道:“原來是這樣,倒是朕誤會了康王叔和謝愛卿,既是抗擊倭夷,自然無罪。”

蘇錦沅早知道慶帝選擇,聞言恭敬道:

“陛下心係下蒼生,又憐憫阜寧百姓。”

“我替六弟,替康王爺,也替阜寧百姓多謝陛下。”

她絲毫沒有立於朝堂之上的緊張,反而像是感激地道,

“六弟驅逐倭夷恐怕暫時無法回京,怕耽誤陛下審理奸佞之案,臨行前已將漕司之事全數告知臣婦,並將涉案人等全部帶回京城。”

“不知道陛下可要現下審問,臣婦也願替六弟與豫國公對峙。”

慶帝想要落罪蕭家不成,還被蘇錦沅反將一軍。

哪怕心頭氣得吐血,卻還隻能神色淡淡:

“人既已回來,不急在一時,你先且回蕭家歇息,此案自有三司去審。”

蘇錦沅卻道:“可陛下召六弟回京,不就是為了跟豫國公對峙?不知何時能夠開審,臣婦也好上堂作證。”

慶帝:“……”

對著明明神色恭謹,卻格外咄咄逼人的蘇錦沅,還有周圍神色各異的朝臣,慶帝喉頭腥甜,哪怕心中再有不願,卻也隻能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