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九章 超編的護衛隊(2 / 2)

趙東雲點頭道:“嗯,這就好!”說罷後,又是看了洪浦濤一眼,然後意味深長道:“軍需科的事情細瑣繁多,你平日裏要記著細心一些,不要讓外頭的人挑出什麼錯處來。”

洪浦濤聽罷道:“大人放心,我知道外頭不少人說閑話,不過我絕不會辜負您的期望,這軍需科的事情我必定會辦的妥妥當當的!”

這個洪浦濤以前是新建機槍營的文案之一,年紀四十餘歲,是個老秀才了,不過久考不中,家中也是個苦寒之家,一大家子都等著他賺錢養家糊口呢,後來聽聞北洋新軍裏當文案清書薪水不錯,所以也就到了當時的新建機槍營裏當了個文案。

後來新建機槍營解散,趙東雲調任第三協統領之後,也是把新建機槍營的營本部人員一股腦的移到了第三協協本部裏,洪浦濤繼續擔任趙東雲的文案。

這裏得說一說,洪浦濤這些文案清書和士兵們不一樣,他們拿的並不是軍餉,而是薪水,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現役軍人,而是聘請的雇員,如果按照湘軍、淮軍傳統來說,他們算是趙東雲的私人幕僚,隻不過是公家發工資而已。

而隨著第三協規模越來越大,到正式成立第三混成協的時候,第三混成協裏各機構的文案清書多達數十人,其中又以負責全軍糧餉後勤的軍需科人員最多,達到了二十餘人,這裏頭對軍需科的競爭自然就大了。

不過趙東雲挑選軍需科科長看的不僅僅是能力,更重要的還是忠誠,挑來挑去後就選了洪浦濤,趙東雲選擇他是因為他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就跟著他辦事了,乃是趙東雲下屬幕僚裏追隨時間比較久的一個了,平時為人也比較守本分,掌管新建機槍營軍需事務的時候也把事情處理的妥妥當當,雖然挑不出什麼好了,但是也挑不出什麼錯來。

說實話,洪浦濤的辦事能力在數十名文案清書中,頂多算一般,但是有時候用人能力隻是次要的,軍需科這種掌控全軍糧餉後勤的重要部門,必須要讓心腹之人掌控,而且還得是不那麼貪的心腹之人掌控。

綜合諸多因素才導致趙東雲選擇了不算出彩的洪浦濤擔任軍需科科長一職,而這自然也就引來了諸多人的不服,天天想著挑出洪浦濤的錯誤打小報告,而這樣反過來又能起到監督促進洪浦濤的作用,而洪浦濤和下屬、同僚們的不和也會導致他進一步加強和趙東雲的聯係,更加依賴趙東雲的支持坐穩軍需科科長一職。

這裏頭也算是趙東雲另外一個小手段了!

隨著洪浦濤出去,趙東雲又是處理起桌麵上的諸多文件起來,隻是不多時李三就是走了進來:“大人,到時間去炮營了!”

趙東雲這個時候才把頭抬起來:“都準備好了?”

“幾位大人們都在外頭候著,護衛隊也已經準備妥當了!”李三現在和以往也有所不同了,現在的穿著的是北洋常備軍裏的低級武官軍官。

他可謂是跟著趙東雲最久的心腹之人了,武衛右軍右翼第二營時期,他就是趙東雲的護兵之一,隨後一直跟著趙東雲到新建機槍營,第三協,第三混成協,如今算起來也有兩年時間了。

而這個李三也是一路升遷,從普通的護兵到馬弁,再到護目,再到今天的護衛隊副排長。他之所以沒有直接當上護衛隊的正排長,是因為他幾乎整天都跟在趙東雲身邊,某種程度上充當了趙東雲副官、秘書的職責。

不可能有太多時間去掌控整個親衛隊,所以親衛隊隊長是由另外一名跟隨趙東雲多年的護衛魏大誌擔任。

那魏大誌和李三一樣,也是武衛右軍時期就跟著趙東雲的老護衛了,隻是和李三短文識字,為人比較機靈不同,此人大老粗一個,馬弁出身的他騎術精湛,一手馬刀耍非常幹淨利索,戰鬥力絲毫不遜於馬隊第三標裏的那精銳騎兵,其實這人更適合去當騎兵衝擊敵陣,而不是來當趙東雲的護衛隊排長。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彪悍的精銳騎士才能夠讓趙東雲把自己的安全交給他,將來要是戰場上遭遇不測,趙東雲可就指望著他帶著自己殺出一條血路來了。

趙東雲起身,出了辦公室後就在外頭的院子裏已經有十餘名軍官們候著了,有原第五標統帶、現步隊第九標統帶陳光遠、第三混成協參謀官兼任教育科科長林永權,第十標幫統裴連英以及第三混成協炮隊第三營的管帶劉廷貴和其他多名步隊、騎隊管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