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第四混成旅東進夾擊第二混成旅的最直接,也是最可能實現的戰術目的。
蕪湖距離當塗直線距離不過四十多公裏,第四混成旅一路突進,嗯,其實更應該說成是行軍,隻花了一天半的時間,到第三天上午的時候,第四混成旅的騎兵連就已經和第二混成旅的外圍警戒兵力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
由此也是正式宣告了第四混成旅也是加入到了當塗一線的戰役當中來。
靳雲鵬從外圍警戒兵力那裏得知來了一個第四混成旅後,臉色也是不太好看了。
從蕪湖出發之處,他就知道後續一段時間內的戰事會艱難無比,對此他已經是有了充分的心裏準備,所以當遇上第九師的攔截後,他也是沒有感到意外,並且戰術部署上也沒有表現的太過著急,麵對段祺瑞催促他突破當塗防線增援金陵的命令是視若無睹,而是耐著性子和第九師慢慢打,畢竟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的第二混成旅是皖軍王牌不假,但是對麵的第九師同樣是奉軍的王牌部隊,這打起來務必要小心謹慎。
然而現在第四混成旅在自己背後出現,這就有些打亂他之前的戰略部署了,繼續在當塗這裏呆著的話,很有可能被第九師和第四混成旅玩一個夾擊。
為了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包圍圈裏頭,靳雲鵬比趙東雲、石陽林等人想象的更加果斷,一得知第四混成旅出現後,他立馬就是指揮者部隊向東南方向轉移,但是和石陽林等人預料的會一撤千裏不同,他隻是後撤了十多公裏就不動了。
這樣就讓林永權等奉軍前線將領相當鬱悶,這第二混成旅上來又不上來,但是走又不走,就在邊上呆著,你讓第九師該怎麼辦,是繼續追擊把第二混成旅繼續往南邊趕還是說直接掉頭直奔金陵?
繼續追擊的話,那第十四師和第三師苦等多日的援軍也就化為了泡影,但是你要說直接抽身去金陵的話,人家第二混成旅又上來殺一個回馬槍怎麼辦?
靳雲鵬這半走不走的,讓第九師陷入了一種選擇上的困局。
不過這種困局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第一軍軍長盧永祥就是和孟恩遠進行了聯絡,稱隻要第九師適當的派出一部分兵力來支援,那麼依靠第四混成旅為主力,那麼應當能夠牽製住第二混成旅,從而讓大部分的第九師主力部隊抽出身來然後增援金陵方向。
這個提議被孟恩遠仔細考慮過後,受限於金陵戰役上遲遲無法得到突破,他也是最終同意了這個方案,而被抽調出來支援第四混成旅作戰的乃是第十七旅第三十三團,也就是方慶坤率領的這個步兵團。
第三十三團是在前期渡江戰役中久經考驗的部隊了,林永權抽調這個團出來留在當塗和第四混成旅一起作戰,也是考慮到前期第三十三團打防禦戰還的確不錯。因為可以預見的,一旦第九師主力抽調走的,當塗方向雖然還留有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但是麵對於第二混成旅還是顯得弱勢,到時候奉軍這邊必然是要進行防禦作戰的,所以抽調打防禦戰比較順手的第三十三團也就成為了必然。
第九師這麼一分兵,一瞬間就是改變了當塗方向的局勢,第九師隻帶著三個團以及大部分炮兵等支援、輔助兵力東進金陵,留下了第三十三團和第四混成旅一起繼續駐防當塗一帶,這就讓靳雲鵬之前想要成功牽製第九師和第四混成旅的目的落空了。
對此靳雲鵬迅速作出了戰術上的應變,變之前的撤退為反攻,幾乎是第九師主力前頭剛走,第二混成旅就是發動了對當塗一線的大規模反攻。
而且這種反攻和之前與第九師之間的小規模激戰不同,之前和第九師的戰鬥規模普遍偏小,整體上雙方都是比較謹慎而導致占據出線僵持化,然而現在靳雲鵬卻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第九師主力直奔金陵了,他想要成功牽製住第九師主力,以減輕金陵皖軍防線的壓力,就得先突破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的防線。
於是乎,第二混成旅在這場奉皖戰爭裏,第一次爆發出來了他們真正的戰鬥力!
第二混成旅的真正戰鬥力是什麼樣的?那就是他們那強悍的進攻能力,和皖軍的另外一直王牌第四師一樣,第二混成旅最為擅長的同樣是進攻能力。不僅僅皖軍第四師、第二混成旅如此,實際上奉軍的幾支主力部隊也都是擅長於進攻。
當第二混成旅發起大規模進攻,並表現出來了不遜於皖軍第四師以及奉軍其他幾支主力部隊的強悍進攻能力時,奉軍的第四混成旅和第三十三團就是受到了龐大的壓力,他們少數兵力組成的防線幾乎是在第一天裏就是出現了諸多漏洞,連接多道陣地丟失,甚至出現了一個步兵連被包圍全殲的情況。
一時間,第九師分兵後的當塗防線變的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