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章 明帥楊德明(2 / 2)

盡管從一開始奉軍就遭到了持續的大量傷亡,但是身為金陵戰役的最高指揮官,第四軍軍長並沒有下達任何的撤退命令,他和往常一樣帶著大量的軍官登上小山頭,然後用望遠鏡看著自己的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此時他的神色就是充分體現了一將成萬骨枯的殘酷,麵對數百甚至上千人的傷亡,孟恩遠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憐惜,相反當他看到第十四師的一個團衝進了皖軍陣地,並直接用刺刀肉搏戰奪取了該段陣地後還露出了笑容。

“好!第十四師此戰之勇猛完全不遜於第三師這等老部隊了!”孟恩遠興奮的放下望遠鏡,然後轉身對身旁的軍官們道:“此戰後,我必定親自為第十四師上下浴血奮戰的軍官們向大總統請功!”

“明帥雖然是我軍的新起之秀,但是作戰之勇武不比玉帥差多少啊!”一旁的第四軍參謀長顧奇誌少`將也是口口出聲稱讚。

顧奇誌也是奉軍裏的老人了,1901年的時候,他就是趙東雲麾下任職武衛右軍第二營又對隊官,和趙東雲一起參加過平定廣宗叛亂,後來趙東雲離開武衛右軍統帥第三協,他雖然沒有跟過來,但是後續趙東雲到東北編練第三鎮的時候,他再一次到東北投奔趙東雲,後來曆任營官帶,標統,去年升少`將銜,在統帥部任職半年後,今年調任第四軍參謀長。

由於他中間少了跟隨趙東雲的那幾年,所以和當年同為隊官的林永權等人相比,他在奉軍內的地位要低得多,正所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遇,並不是說個人都能夠從頭跟隨趙東雲並一帆風順的。

而顧奇誌口中的明帥自然就是說的楊德明,玉帥說的可不是後世就是顧藍玉,按照當代奉軍內的一些暗地裏的稱呼,下屬對師長這一級別的高級將領一般都是尊稱某帥,一般都是取名其中的一個字,而有些人則是取字中的一個字,不一而同。

隨著楊德明就任第十四師師長後,那些下屬們自然也就按照這種習慣稱呼他為‘明帥’,不過這個明帥的稱呼一般隻有軍銜地位低於他的人才叫,而地位相當差不多的師長,混成旅旅長之類的一般都是稱呼他為‘楊師長’或者楊將軍,非正式場合也會叫他的字,而關係比較好的可能會稱呼為‘楊兄’之類的。

至於地位比他高的,比如孟恩遠有時候會稱呼他為楊師長,有時候會直接叫他的名字‘德明’。

而‘德明’這個名,在整個蘇係裏頭除了趙東雲這個統帥外,也就隻有幾個上`將軍長才能這麼叫了,其他人都是沒這個資格的。

在這個時代,對人的稱呼比較講究,後世人很容易搞混。

楊德明率領第十四師參與金陵戰役以來,也是沒有辱沒‘明帥’這個稱呼,第十四師雖然在曆次戰鬥中損失都比較大,但是戰果卻是相當大,打出來的戰績竟然和能夠和第三師比肩。

第十四師的優良表現,讓人們看到了下一個顧藍玉慢慢浮出水麵的同時,也是讓人對第十四師抱有更多的期待,期望這個師能夠成為下一個第三師。

然而楊德明在奉軍內的揚名,第十四師的成長卻是代價極大的,自從渡江參與戰鬥以來,第十四師累計傷亡人數高達三千餘人,其中陣亡人將近兩千人。

奉軍在金陵戰役的多數傷亡其實都是第十四師的傷亡。

巨大的傷亡迫使教育部幾乎每隔幾天都要給第十四師補充新兵,以讓第十四師保持滿員狀態,然而補充的人多也就代表著死傷多,在第十四師服役的新兵在前線傷亡巨大甚至傳到了奉軍的那些新兵營裏頭。

很多剛完成新兵訓練的新兵一聽說自己要被補充到第十四師的時候,都是充滿了擔憂,甚至出現了好幾起的逃兵事件。

士兵們傷亡較大,但是第十四師軍官的傷亡卻是不大,第十四師的軍官除了從軍校補充的優秀畢業生外,大部分都是服役多年,戰鬥經驗豐富的軍官,而正是經驗豐富的軍官們支撐起了第十四師。

哪怕是第十四師的士兵傷亡巨大,一批一批的新兵補充過來,但是第十四師卻是越打越強,其中優秀的軍官群體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現在的第十四師就是如此,盡管參與進攻的第十四師傷亡慘重,但是在那些戰鬥經驗豐富的軍官們率領下,第十四師卻是成功的突破了皖軍的防禦陣地,被奉軍的戰線首次推進到了金陵城區。

第十四師攻入金陵城區的消息傳到居仁堂,趙東雲並沒有感到太大的意外,隻是麵帶笑容說了一句:“他打的還湊合!”

趙東雲對楊德明的期望是相當高的,楊德明身為奉軍裏僅有的幾個受過完整高等軍事教育,而且還是從柏林軍事學員畢業的高材生,趙東雲是希望他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最後成為一軍統帥的。

要是他這個柏林軍事學員的高材生放在國內這個軍事素質普遍低下的環境裏如果還不能大勝仗的話,那麼趙東雲就得懷疑德國的軍事教育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