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ƽ 3(1 / 3)

現在這情況,沈醉用屁股想都知道,是嬴政用來測試沈醉的局。但是,你特麼用得著那麼拚嗎?刺向嬴政那一劍的力道,不是自己奮力用手去接,這就給你來個透心涼了。

沈醉皺著眉頭,左手傳來一陣火辣辣的刺痛,手上的血也滴在了地板上,真特麼造孽啊!

扶蘇驚魂未定,看到沈醉手上留著血,連忙上前捧起沈醉的手,焦急道:“沈先生,你的手受傷了,我這就去找太醫過來。”

沈醉對扶蘇笑道:“公子,無妨,我回去自己包紮一下就行了。”

黑衣老人走到嬴政身旁,看著四周的靈兵,嘖嘖道:“秦王,我就說這後生不簡單,這一手鬼兵之術,老夫都是第一次見。”

沈醉這才想起靈兵還在,右手掐指,靈兵瞬間消失。這是蒙恬帶著一隊士兵趕來圍住大殿門口。

沈醉皺眉,這麼大陣仗,這是要抓自己?沈醉對嬴政作揖道:“大王,這就是對草民的處罰嗎?”

嬴政難得笑道:“沈先生莫要誤會,剛剛沈先生不顧危險,救下寡人和扶蘇,何來處罰一說?”

沈醉有些迷惑嬴政這一頓騷操作,疑惑道:“大王,草民愚鈍,不知大王意欲何為?”

嬴政看了看臉色發白的扶蘇,對沈醉道:“寡人的長子扶蘇,生性頑劣,望先生留在王宮做扶蘇的老師,教導扶蘇。”

沈醉搖頭道:“大王身邊能人眾多,草民一介賤民,無才無德,當不起這重任。”

嬴政對沈醉笑了笑,沒有說話,冷冽的目光就這麼看著沈醉。

沈醉有些無語了,看來是想強買強賣的節奏,算了,不裝了,攤牌吧!

“今日草民若是不答應大王,是不是就走不出這秦王宮?”

嬴政看了看殿外的士兵,大聲笑道:“哈哈哈,沈先生何出此言,先生要離開這秦王宮,離開便是,寡人絕不阻攔。”

沈醉看到門口的士兵沒有退下的意思,個個嚴陣以待,黑衣老人又拿出他那把劍,用手指擦了擦劍身。

沈醉嘴角抽出,果然是千古第一狠人,你特麼不阻攔,但沒說讓你身邊的人不阻攔啊!算了算了,留下來便是,當個打工的社畜吧。

沈醉向秦王作揖道:“既然大王不嫌棄草民這點微末學識,草民便留下來做公子扶蘇的伴讀,隻是希望有一天草民想回稷下學宮看望先生時,求大王放我離開。”

嬴政對扶蘇沉聲道:“扶蘇!還不拜見先生。”

扶蘇神色激動,立馬走到沈醉身前作揖拜道:“學生拜見先生。”

沈醉扶住扶蘇的手,示意不用多禮。嬴政向門口的蒙恬示意了一下,門口的士兵已撤去,對著沈醉笑道:“先生安心留在秦國教學,哪天你厭倦了秦國的生活,自是可以離去,不過我相信今後的秦國一定不會讓先生失望的。”

隨後便對扶蘇道:“扶蘇,帶先生下去找太醫包紮傷口。”

扶蘇和沈醉向嬴政行了禮,便離開了大殿。

大殿內,黑衣老人嘖嘖道:“這個後生使用的是齊墨一脈的劍法,那鬼兵手段,像是兵家又或是陰陽家的手段,最後那儒家氣象,嘖嘖嘖,可惜沒見識到。”

嬴政斜眼看了看黑衣老人,冷冷道:“寡人再讓你們打下去,這座大殿估計就會被拆了。”

老者嘖嘖發笑,嬴政突然問道:“為何沈醉不是擋在寡人身後,而是擋在扶蘇身後?”

老者沉默了片刻,輕聲道:“估計在他心裏,大王和扶蘇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君王和王子的區別,扶蘇是個孩子,首先保護孩子。”

嬴政來興趣了,笑問:“哦?那就是在他心中隻有平等的人,沒有什麼身份區別?”

老者嘖嘖笑道:“擁有仁道之劍的人,內心怎麼會沒有仁道呢?”

嬴政沉默不語,想到什麼,突然一聲輕笑,仁道嗎?看來之前在寡人麵前的那副做派也是裝的,確實是個有趣的人。

黑衣老者麵容古怪,今日的秦王,笑得真多啊,

沈醉之後的兩個月,便成公子扶蘇的老師。為了方便入宮,嬴政命內務府在外宮處整理出一個房間給沈醉住下,並且派人通知李斯,沈醉今後住在宮中,成為了扶蘇的老師。每日都是蒙恬從外宮迎接沈醉,送他進去內宮。

荊軻刺秦那事之後,秦王宮的守備更為森嚴,外人進入內宮,都有衛尉府的士兵憑借入官員的令牌確認身份後才能入宮。沈醉不是官身,沒有令牌,每日隻能蒙恬領他入內宮。

既然是老師,當然隻是教讀書啊!沈醉把記憶中的《荀子》都抄錄成書簡,讓扶蘇學習。扶蘇當然也纏著沈醉教他其他東西,那日在大殿之中,扶蘇可是看到沈醉抵禦敵人的手段,記憶猶新啊!

沈醉當然沒教,也沒法教,自己用的可是物靈,怎麼教?憑空變個物靈塞給扶蘇?湛盧和《六韜》他還要還給先生和老顧的。

“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節也。三節者當,則其餘莫不當矣;三節者不當,則其餘雖曲當,猶將無益也。”扶蘇讀到此處,停了下來,看向沈醉,欲言又止。

沈醉看著扶蘇有話想說,卻又有些為難的表情,笑道:“公子,這裏可有什麼不明白之處?”

扶蘇搖了搖頭:“先生,此段話,學生都明白,隻是學生對另外一件事有些疑惑,但是為親者諱,不知如何講起。”

沈醉笑了笑,有些明白了扶蘇的想法。

“公子,你是都覺得,王製這篇,與秦王此時所為,背道而馳?”

扶蘇嚇得臉發白,擺手大聲道:“先生莫要誤會,我不是質疑你的學問!”

“學生隻是覺得,如今秦國強盛,欲滅其六國,統一華夏。但是被我大秦士兵毀去家園的六國之民,都會對秦國產生怨念。先生教扶蘇王製,裏麵有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那六國之民對秦國怨念如濤濤江水,我秦國當如何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