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站起身,拍了拍衣袍,對嬴政作揖道:“大王,微可以離開秦國了?”
嬴政也站起身,笑道:“先生可隨意,這次絕不會有人阻撓。先生周遊列國,看遍山河之後,仍可以回到秦國做學,寡人必將親自迎接先生。”
說完黑衣老者嘖嘖一笑,消失在大殿之內。
沈醉也笑了:“如今正值寒冬,我這人怕苦怕累,懶得折騰,我想起還有些學問沒有與扶蘇說明白,大王不介意我在王宮再住些時日,來年清明,我便離開。”
嬴政先是一愣,有些意外沈醉一改之前的嚴謹態度,變得十分隨意,然後大笑道:“哈哈哈,榮幸至極,沈先生不妨到孤書房,孤也有些學問請教先生。”
沈醉苦著臉:“不會又整那一套吧?”
嬴政笑道:“孤之前說過今後不會再冒犯先生了。”
沈醉無奈,隻好跟著嬴政去往書房。
嬴政書房,嬴政與沈醉席地相對而坐。
嬴政看這眼前的沈醉,心中不免有些惋惜,如此驚豔絕倫的青年才俊,不能被秦國所用,實在可惜。不過隨即一想,沈醉是扶蘇的老師,以沈醉仁厚的性情,今後秦國有難,沈醉應該不會坐視不理。
“沈先生,孤前段時間召見叔孫通,也了解先生在稷下學宮的經曆,談及秦國和六國的一些言論,孤今日想向先生請教一二。”
沈醉有些想把那胖子抓來打一頓,原來是這貨在賣隊友啊!沈醉擺手笑道:“都是一些淺末之言,大王不聽也罷,不聽也罷。”
嬴政認真地看著沈醉,沉聲道:“孤真心請教!”
沈醉算是怕了這個嬴政,又怕來一出幺蛾子。
沈醉正襟危坐,沉聲道:“大王請講!”
嬴政問道:“先生覺得,如今秦國如何?”
沈醉答道:“商君變法,三代而治,厚積薄發。如今秦國,內有良相,外有強將,秦軍曆來虎狼之師,秦人全民皆兵,加上如今大王正值壯年,果敢剛毅,有雄天下之誌,又有勵精圖治之能,秦國已是眾國最強。”
嬴政又問:“如今秦國可否能掃清諸侯,一統華夏?”
沈醉無奈道:“大王為何還要明知過問?王翦將軍攻打燕國薊都,最遲來年開春就能攻破薊都,就算燕王退守遼東,也是苟延殘喘,燕國名存實亡。魏國自信陵君死後,已無可領兵之將,加上三晉之韓、趙已滅,黃河、長江天險阻隔楚國,如今的韓國地小兵寡,也無外援,舉兵圍困都城大梁,不出數月,魏國不戰而降。至於楚國,雖然地廣,越甲百萬,但是如今楚國朝廷小人當道,可派使者,挑撥將相,也不足為慮。”
沈醉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講這麼多,口都幹了。
嬴政目光如炬,對沈醉問道:“那齊國呢?”
沈醉被水嗆到了,咳嗽了幾聲,要那麼尖銳的嗎?不知道我是齊國人嗎?我這裏說了齊國什麼,你特麼回頭就給我傳稷下學宮那邊,我還怎麼回去。不是沈醉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他丫的這個嬴政,就沒什麼人品,都給自己設套兩次了,能信嗎?
沈醉放下杯子,為難道:“六國已破五國,剩下的還需要說嗎?”
嬴政笑道:“齊國偏居東方,雖然富足,但是百姓安逸習慣了,齊國朝堂驕奢,無進取之心,五國若破,再舉兵攻打齊國,齊王必定舉國投降。”
沈醉苦笑道:“大王既然知道,何故問我呢?”
嬴政直接道:“若秦國攻打齊國,沈先生會如何?或者說稷下學宮裏的百家奇人異士,會如何?”
沈醉歎了口氣,無奈道:“我隻是稷下學宮一個普通儒家弟子,代表不了稷下學宮。”
嬴政冷冽的目光看著沈醉,緩緩道:“若我有辦法讓先生成為祭酒呢?”
沈醉心中又是一陣mmp,臥槽,那是稷下學宮,是齊國王室直屬學府,更是百家爭鳴的學術中心,我一個剛及冠的人,能越過那些博士直接當祭酒嗎?真當是你們家開的學校啊!看來當大老板的,都喜歡忽悠。
沈醉搖搖頭道:“我無意當祭酒,也無意與秦國為敵,如果真有秦國攻打齊國那一天,我隻能保證盡量勸導我的朋友和師長,但是大王你能否保證,若是齊國不戰而降,不去幹預稷下士的去留,能否保留百家學術的傳承?”
嬴政搖搖頭道:“我隻能保證不反抗秦國統一的人的去留和不會影響孤統一華夏的學術傳承。”
沈醉沒有意外,秦國要想統一華夏,必須的消滅六國諸侯,六國覆滅,六國之中的百家之士,必定視秦國為國恨家仇之敵寇,那些百家術士,會前仆後繼的找秦國報仇。
嬴政見沈醉久久不語,笑問道:“先生可是覺得,孤攻打六國,造成中原生靈塗炭,百姓流離,是一個剛戾暴虐的君王?”
沈醉搖頭道:“我之前與扶蘇的話,想必那秦墨老者已告知大王,雖然是我故意借老先生之口傳於大王之耳,但確實也是我所想的。東周以來,禮樂崩壞,各路諸侯自雄,中原戰火延續了幾百年。百家之學術,終究隻是口上文章,要想徹底推翻這種諸侯割據,百姓流離的世道,就需要一個有實力有魄力有能力霸主,結束這樣的世道,讓中原統一,還百姓太平。”
嬴政大聲笑道:“哈哈哈,沈先生覺得孤就是這個霸主?”
沈醉沉聲道:“以如今秦國的實力,大王的魄力和能力,隻有你。”
嬴政追問道:“那沈先生為何不留在秦國,幫助孤,幫助這個世道,還這個世道一個太平盛世。”
沈醉無語了,想自閉,特麼怎麼又繞回來了?沈醉凝聚出湛盧,放在桌台上。
“大王可知這是何劍?”
嬴政看著桌上的湛盧,沒有驚慌:“仁道之劍湛盧。”
沈醉收起湛盧,沉聲道:“我的學術放到亂世,不合時宜,如今世道,需要破而後立。我希望世道能是太平盛世,但是我心性仁道,不忍生靈塗炭,所以此時大王欲行王霸,我雖能理解,但是與我心性相斥,我隻能寄情山水,四處求學,等終有一日世道太平,我必定傾盡所學,責無旁貸。大王,創業之艱辛,破而後立,前期當使非常手段,後期守住那份太平,就更難。”
沈醉活過這些古人所謂的太平盛世,也沒經曆過戰國末的亂世,他的思想還活在21世紀。沈醉刻意回避戰爭,就是不願看到戰場上的殺戮血腥,百姓流離失所。
嬴政歎了口氣,輕聲道:“先生心中的仁道,孤已知曉,孤不再勉強,孤想向先生求一件事,望先生答應。”
沈醉道:“若是我力所能及的事,不違背我本心,我答應你。”
嬴政作揖拜道:“孤自知欲圖中原統一之霸業,必定會被六國之民視為暴秦,孤無視天下人眼光,隻求統一中原華夏的千秋功業。孤有信心十年之內,必定掃蕩六國,華夏一統,但是統一之後,六國之民的安撫,六國之地的行政,還有北方匈奴,南方百越對中原的窺視,就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十年能完成的,那是百年功業。扶蘇生性仁厚,若孤暴斃,六國之反撲,扶蘇不一定能應對,若秦國統一之後,六國之中的百家術士,以術犯禁,欲逆天而行,再次讓中原大地分崩離析,百姓再受戰亂流離,孤希望先生能念在與扶蘇的師生之情,莫讓術法,禍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