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之上,張三虎終於再創出屬於自己的槍招“一矛”,而這“一矛”刺出之後,澹台鸑鷟身死,烏龍寶槍炸裂,可張三虎的鐵矛也終究不堪重負,斑斑裂痕碎裂,也如那“烏龍”寶槍一樣,化為了飛灰。
大漠之中,依舊風卷狂沙。這劍州之地雖然富饒,但也難免黃沙侵擾。張三虎沒有多看手中炸碎的鐵矛,更沒看死不瞑目的北魏右衛大將軍澹台鸑鷟,他隻是在地上撿起一柄吹了些黃沙的普通黑矛,漆黑矛頭,乃是北魏特有的黑鐵打造,那槍柄則是一種叫烏金蠟木杆的北魏邊陲荒漠特產的木頭製成,比傳統的白蠟杆槍柄更堅韌,即便槍柄臘木杆彎曲,反彈的力度卻也更大。這種烏金蠟木杆產量稀少,也隻有烏鴉軍這等北魏精銳才會配備。而此戰之後,這些烏金蠟木杆的戰矛,北魏軍肯定還是要收回的。
“澹台鸑鷟已死,爾等誰還一戰?”這次張三虎倒提的是烏金蠟木杆的烏矛,分量自不如他先前的鐵矛,但是一矛在手,聲勢又差於先前的鐵矛。而張三虎此時身上所中的近百枚矢箭卻早就被他抖落,他身上雖還有血跡,傷口鮮血卻早已止住。這不是他練就了什麼神奇的武功,隻是這麼多年來戰陣廝殺,早就習慣了負傷,更習慣了負傷之後的死戰。此時麵對未折損一人獨死了主將的五百烏鴉軍,還有圍繞在周圍成千上萬的北魏鐵騎,張三虎還能做的也就隻有兩個字,“死戰”!
“大帥!”
“為大帥報仇!”
對於主帥澹台鸑鷟之死,那些護衛騎兵也就罷了,可這五百烏鴉軍是真地傷心了。他們與澹台鸑鷟經曆種種戰陣廝殺,情義深厚。此時主帥就死在他們麵前,五百烏鴉軍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而麵對倒提烏矛,兀自不倒的張三虎,很多烏鴉軍都露出仇恨的目光,他們知道,眼前這名大周名將再有什麼後招,他們也都將不死不休,縱使烏鴉軍死絕,也要把這名周將留在戰場上,給自家大帥陪葬。
五百烏鴉軍無聲無息,再次分成五個百人隊,各提烏亮彎刀,麵向張三虎開始衝鋒。張三虎卻冷冷一笑,倒提鐵矛不進反退,因為他已聽到身後隆隆的馬蹄聲,那馬蹄聲整齊穩健,不是北魏鐵騎主帥覆滅後散亂撤退的馬蹄聲,而是倉促有力,衝鋒的馬蹄聲。張三虎知道,自己的部下殺上來了。
北魏右衛大將軍澹台鸑鷟之死,似乎令五百忠心耿耿的烏鴉軍同仇敵愾報仇,但是,對於兩三萬的整個右衛軍而言,卻是徹底動搖了軍心,他們縱使戰力再強,沒了主帥調度和主心骨,立刻也就防線崩潰,在大周騎兵的攻擊下,終究隻能後退,潰散,即便有先前澹台鸑鷟安排的督戰隊也不行,因為最先潰散的就是這些督戰隊。
張三虎後退,也自然沒有那些烏鴉軍追得快,但是張三虎身後,白袍將軍葉知秋統率的兩萬大周輕騎衝殺上來得也更快。在張三虎提矛退入自家軍騎中之後,葉知秋帶領三千輕騎當先就與這五百烏鴉軍碰撞在一起。
“居然還有不怕死的,將士們,殺光他們!”眼見著這五百烏鴉軍居然死戰不退,就如一塊礁石,硬是擋住了自己三千輕騎的掠陣,葉知秋卻也十分驚異,寶槍“落葉”飛挑,秋風掃落葉,接連將三騎烏鴉軍挑落下馬,可是他也駭然發現,僅這片刻的工夫,自己的輕騎已被砍落了十五六人,這些烏鴉軍出手之狠辣,令他都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