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帝恨,飲恨(2 / 2)

“將軍,北魏騎兵!”公羊子厚帶著五千鐵騎剛一出現在戰場上,就有目力好的部下立刻指點給葉知秋。這種塞外狂沙中的騎兵對陣,早一秒發現敵人,早一秒發起衝鋒,不見得最終能取得勝利,但是絕對能避免被對方殺個措手不及!騎兵對戰,從來就是先發製人,而後發製於人了。

“左右兩翼壓住陣腳,前鋒隨我迎戰!”葉知秋一聲令下,白馬銀槍,當先殺出。他身後跟隨的三千輕騎,也是原來後軍養精蓄銳時間最長,戰力也是最強的三千騎士了。此時不是對陣先前恐怖的烏鴉軍,隻是對付普通的北莽騎兵,葉知秋這三千騎兵踴躍向前,緊追著白袍將軍的身影,就開啟了與北莽鐵騎午後交鋒的第一次對撞。

騎兵交鋒,雙方騎士不懼死戰是一方麵,還有就是看馬力的強弱了。大周騎兵這邊人馬少,而可替換的戰馬更少,而且這兩天來連日苦戰,馬上騎士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那些戰馬更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整。

而北魏騎兵這邊則不一樣,足足九萬鐵騎,戰馬差不多是騎士的三倍,而且左衛、右衛和中軍三隊鐵騎分梯次投入戰鬥,一枝鐵騎苦戰之時,另外兩隊鐵騎都是處於休整狀態。

北魏騎兵戰馬的優勢頭一天還不顯,這第二天午後終於顯現出來了,結果隻是一輪對衝,葉知秋的先鋒鐵騎先陣亡了三百多騎,而北魏騎兵隻有不到一百騎兵被撞落下馬。頓時,戰場之上就死傷一片!

“衝!”眼見著身邊的部下一個個落下馬來,葉知秋心中也有些不忍,但是慈不掌兵,戰場上不是殺人就是被人殺,唯一不讓這些弟兄白死的就是摘了敵方主將的腦袋,取得最後的勝利。早就從老大張三虎那裏明白這個道理的葉知秋,一殺入敵陣,就先瞄準了敵軍的將旗拚命衝殺。

“好啊!我也正尋你呢!”突然看到對麵的白袍將軍,僅是參將之職的北魏大將公羊子厚,提著一柄雙手帶長柄黃金破風彎刀就迎了上來。這柄彎刀刃長足足七尺,柄長三尺三分,比北魏騎兵裝備的普通製式弧月彎刀長度超過兩倍,而且彎曲弧麵也更大,而這把長柄破風黃金彎刀還有一個令所有皇帝都痛恨的名字,“帝恨”,據說是神龍大陸一位上古大帝失江山時以此刀引頸,公羊子厚偶然間得到這柄寶刀,愛不釋手,卻從不敢向人報出這柄寶刀的名字,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而此時,他野心勃勃,持這柄寶刀就先要斬下那白袍將的腦袋。

因為誰也沒有刻意避讓對方,葉知秋、公羊子厚戰場之上很快相遇,然後兩位主將就捉對兒廝殺起來。

葉知秋的銀槍“落葉”十分輕靈,每一擊角度刁鑽,而又寫意瀟灑,葉知秋舞動起此槍,卻也更顯得風流不羈,飄逸出塵了,但是這寫意瀟灑下卻是招招奪命。也難怪戰場之上,有人送給葉知秋一個“白馬銀槍小書生,白袍霸王小閻羅”的稱呼!

而公羊子厚自恃有寶刀“帝恨”在手,每一刀都是大開大合,剛猛無比,恨不得一刀就將葉知秋斬於馬下。而實際上他的刀法確實也不俗,每一刀或劈,或砍,或挑,或刺,偶爾還會帶著幾招精妙的“折釵股”“屋漏痕”等大家招數,確實也殺得葉知秋有些手忙腳亂。

不過葉知秋也深通槍術,在被公羊子厚幾招精妙刀法打得有些措手不及之時,他卻也尋出了他師父曾經教給他的槍法套路,“黃龍大擺尾”“金龍出海”“夜叉開山”“琵琶舞”“遊龍滾江”,最後一招“倒卷皇龍”,他在馬上身子一斜,寶槍“落葉”向身後斜向上刺出,根本就沒給公羊子厚反應的時間,就輕鬆一槍將公羊子厚挑落馬下!

那柄寶刀“帝恨”卻也讓公羊子厚隨之飲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