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塞外多狂沙、大風,而劍州也注定不會安寧。
而就在張三虎通過兵變,取得劍州軍政大權後,立刻集結劍州九郡的人馬,湊足了足足十五萬大軍,開始向雙柳城集結,隨時準備攻取白澤關。
而此時還占據白澤關的北魏右羽林衛大將軍亓官邪龍也慌了,他沒想到張三虎在短時間內會湊齊如此多的人馬。
按照亓官邪龍本來的想法,以白澤關作為基地,慢慢蠶食劍州。畢竟,在他眼中,劍州被幾方勢力分割,反倒是他的魏軍的力量是最強大的。
而張三虎一下子將劍州的勢力整合在了一起,這無疑壞了亓官邪龍的好事。於是,為了掌握主動權,亓官邪龍又從南秦關調來了五萬人馬,也湊足了十五萬大軍,在白澤關枕戈待旦,就等著張三虎軍進攻白澤關。
張三虎抓住了這個機會,命葉知秋率兩萬輕騎兵,從沙漠小路出發,奇襲了魏軍守備力量空虛的南秦關。
亓官邪龍在得到消息後,暴怒不已,立刻親自帶隊,回援南秦關。葉知秋得到消息,及時退走,而張三虎大軍順勢推進,攻占白澤關。
隨後接應葉知秋的人馬入關。這幾戰下來,張三虎軍斬殺北魏騎兵超過兩萬,也俘虜了至少兩萬魏軍。
而張三虎對這些俘虜的魏軍,又經過仔細甄選、鑒別,找出了在白澤關作惡屠戮百姓的兩千魏軍俘虜,當著百姓的麵,宣布了他們的罪狀,全部斬首,百姓拍手稱快。
對剩餘的俘虜,一部分想回家的,在簽字畫押答應不再為北魏國主效力,每人發了十兩銀子遣散,剩餘的全部編入歸義營,張三虎就這樣又多了一萬騎兵。
這幾次戰役進展還算順利,但是,在是否攻打南秦關的問題上,胡一山和葉知秋卻產生了爭執。
例行的軍事會議上,胡一山首先向張三虎稟報道:“上位,末將以為,我軍應該暫停進攻,最好能與魏軍簽訂《停戰協定》,他們不來攻打咱們的白澤關,咱們也不打他的南秦關。否則戰事擴大,引起魏軍反撲,勢必對我軍不利……”
還沒等胖子說完,一向沉默寡言的葉知秋卻是搶過話來,據理力爭道:“上位,不能停戰啊!和魏軍簽署什麼《停戰協定》,無異於與虎狼謀皮,就是咱們遵守,他們也不會遵守,一旦讓魏軍養成氣力,定會再攻我白澤關,到那時咱們再想把他們趕走,可就難了!”
沒有等張三虎說話,胖子卻是先怒了,“葉子哥,若咱們攻擊南秦關,你想沒想過後果,必然逼得魏主拓跋珪起傾國之兵來奪白澤關,那可是北魏一國之力,你覺得以我劍州區區一隅之地,能夠阻擋嗎?魏軍占據北境八十一州,調集個二三百萬人馬,跟玩似的,咱們這十幾萬人馬拚得起嗎?”
葉知秋卻是冷笑道:“魏軍內部有八大豪門,還有大小貴族、草原部落酋長,早把北魏的八十一州土地瓜分幹淨。而魏主拓跋珪執掌的土地不過二十幾州,而且荒州居多,最多也就征集百萬兵力有限。而他一旦敢舉傾國之兵來戰,那麼北魏內部割據各方的勢力隻怕都會趁機造反,拓跋珪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上次攻打劍州也就隻帶了三十萬騎兵,這次給亓官邪龍的人馬也最多隻有二十萬,而亓官邪龍與張三虎軍多次交戰,已經折損過半!此時我軍不取南秦關,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