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葉知秋的見解(2 / 2)

“這……”胡一山聞言,頓時有些語塞。

其實他反對葉知秋出兵的意見,固然擔心魏軍反撲,以劍州一隅之地難以抵擋。更多還是對葉知秋這個人有意見,畢竟葉知秋自立門戶也有一年多,剛剛歸來,讓胡一山對他並不怎麼信任。

此時,葉知秋卻是接著說道:“我大周與北魏同屬神龍大陸東方,兩雄難以並存,不是北魏滅我大周,就是我大周早晚也要吞並北魏,魏主拓跋珪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而我劍州乃是北魏南下之路的頭一個障礙,拓跋珪隻要南下,必然首先攻打劍州。既然大戰在所難免,我軍就不能隻知防守,而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以後與魏軍在他們的南秦關爭奪,總也好過再和魏軍在白澤關爭奪吧!這叫禦敵於國門之外!”

不得不說,葉知秋的話卻也讓張三虎吃了一驚。因為張三虎從來沒想過大周和北魏的問題,張三虎隻是痛恨北魏軍不斷進犯大周,不是打劍州,就是繞過劍州打三關。而張三虎也從來沒想過,為何北魏不遺餘力總是挑起戰爭,大家同處神龍大陸東方,相安無事不是很好嗎?

而葉知秋這一番話讓張三虎真正意識到,大周和北魏,作為同處神龍大陸東方的兩大帝國,一旦哪個強大了,或者是想要強大,必然要吞並另一方,在形成了神龍大陸東方唯一的大帝國之後,也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

而像現在這樣,大周與北魏,任何一個出現弱勢,另一個必然覬覦。大周此時或許因為朝政混亂,皇帝公孫隆基也已然年邁,暫時沒有向外開疆拓土的野心。可是魏主拓跋珪正處在壯年,建功立業之心很強,早晚還會攻打大周,而攻打大周必然先破三關,先破三關必然先占劍州,劍州軍民百姓依然難逃戰爭厄運。

也罷,死道友不死貧道,既然魏軍早晚還會進犯劍州,那自己也不能眼看劍州再受難,劍州百姓再被魏軍鐵騎蹂躪。張三虎最終一錘定音道:“攻擊南秦關!”

大周明皇57年7月30日,張三虎親率十萬人馬,以胡一山守白澤關,侯弼守衛劍州後方,葉知秋總督後軍,向北魏南秦關發起攻擊。

魏軍主將亓官邪龍率軍死守南秦關,緊閉關門,也不出戰!張三虎命葉知秋再率兩萬輕騎,出南秦關東麵小路,襲擊了北魏軍境內的百花城,進而攻占雒翌、芙劉兩座軍鎮,直接將南秦關的糧道給掐斷了。

這下亓官邪龍在關中可坐不住了,一麵向魏主拓跋珪請派援兵,一麵分兵五萬向芙劉軍鎮進發,要把葉知秋的人馬趕出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