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東美省新丹城(2 / 3)

而這地方在當代隻是個名不經傳的偏僻小鎮,但是在後世卻是很有名,因為這地方實際就是紐約!

此時滿載新移民的船隻所航行的河道,就是哈德遜河,移民目光所及的兩岸,一邊是曼哈頓島,一邊是新澤西。

隻不過現在這兩片地方,絕大部分都還是荒野,可沒有什麼高樓。

別說高樓了,連人現在都沒幾個!

這地方最開始都是當地的土著……荷蘭人大概在六十多年前從當地土著手中購買了曼哈頓島的土地,隨後建設了貿易站,但是荷蘭人嘛,典型的人口小國,自己的人口都沒幾個,在海外殖民地經營上一直也是力不從心。

苦心經營了幾十年,這地方還是隻有七八百人口,隻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海外殖民地貿易站,以和當地土著進行貿易為主。

後來英國人是在六十年代從荷蘭人手中搶到這片地方,不過英國人雖然有心開發此地,但是時間還是比較短,前後也才十年功夫,雖然移民過來了一批人口,但是人口也就千把人的規模……再然後……再然後這地方就被楚國人占據,並改名為新丹鎮。

根據大楚帝國和英格蘭諸國簽訂的條約,他們放棄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並移交給大楚帝國,其中自然包括這個新鎮城市。

楚國人簽訂了合約後,開始派人接管北美洲各地的英國殖民地,隨後又設立了增設了東美巡撫等三個美洲巡撫,讓美洲地區的巡撫增加到了四個。

這是要把整個南北美洲當成了海外直轄領地,也就是本土來經營的,采取的各種政策都是和本土一致。

如此情況下,大楚帝國也開始大規模的往美洲增加移民數量。

這個過程裏,新丹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具備優良的天然深水港,氣候各種也不錯,土地也算肥沃,而且還有內河可通往內流等因素,被東美巡撫那邊擬定為第一批三十個開發城市之一。

隨後在這裏設立了新丹府,管轄新丹城以及周邊若幹縣鎮。

這個新丹府,也是大楚帝國東美巡撫開發北美洲東海岸的重點府,其府城就設立在尚處於移民開發初級階段的新丹港裏。

主要還是看中了這裏的優良天然深水港,同時也是因為鐵路總公司那邊的鐵路勘測人員,經過勘測後,已經把新丹城擬定為北美東西大鐵路的東部終點站。

後續鐵路繼續往東一路建設的話,將會延伸到新丹城。

北美東西大鐵路,這條北美上的超級大鐵路,交通明白,其西部起點是金山城,而東部終點站就是新丹港。

如果不是密河城到新丹城的鐵路還處於勘測規劃階段,距離建成還有比較久的時間,估計東美巡撫的駐地就不會是墨西哥灣北部,密西西河出海口的密口城,而會是在新丹城了。

不過未來就很難說了。

大楚帝國的省治可不是從來不變的,不管是本土還是海外領地,很多地方都變過省治。

未來這東美省也有可能如此。

船隻抵達了簡陋的港口後,數百名新移民下船,隨後被當地的官員們引領著登記注冊,然後分配田地,再分配到周邊的移民定居點裏進行屯墾。

而這些新移民裏的青壯在抵達了定居點後,第一時間就被編入了民兵隊裏,並領取了一支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

這些青壯被編入民兵隊後,將會定期組織訓練乃至行動,防備、打擊周邊的土著。

隨著大量楚國人移民的湧入,雖然暫時大部分都還聚集在曼哈頓島上,但是已經有部分移民跨過了河流,抵達了河對岸的地方開辟定居點,這引來了當地土著的抵抗。

當然了,土著的抵抗並不是什麼大事,駐防當地的軍隊在移民到來之前,實際上就已經開始了清理驅逐土著行動,但是總歸還是會有漏網之魚,同時土著被驅趕走了後,偶爾也會跑回來進行襲擊。

駐軍也不可能天天呆在荒野裏,因此邊緣地帶的一些新移民定居點也需要組織民兵進行自保,並在站穩腳跟之後持續的對外擴張,驅逐周邊的零散土著,擴大移民的活動生存空間,獲得更多的耕地。

這些事情都是海外移民開發的常規流程,大楚帝國的海外官府以及軍方,對這些都有一整套的完善流程。

就連是移民們對此也不陌生,哪怕是在國內的時候多少都會有所聽聞,然後踏上旅途的時候,官府也會派人對這些新移民們講解到海外地區後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項,進行理論上的軍事教育。

等到了地方後,這些新移民們拿上了配發的槍械後,雖然缺乏實際操作經驗,但是大多已經具備了一些軍事理論基礎,這對他們未來的民兵隊生涯將會擁有極大的好處,關鍵時刻是能夠保命的。

隨著第五批移民的到來,新丹府的知府潘繼明也是心中安定了不少。

加上這第五批移民後,新丹城以及周邊郊區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千多人,盡管人口還是少了點,但是總不至於和他剛來這破地方的時候一樣,隻有區區千人不到了。

當時此地的楚國人口,算上移民和駐軍,加起來也才八百多人……都還沒有此地的歐洲土著多呢。

因為缺乏人口,加上這些歐洲土著來源複雜,歐洲各國的人口都有,不少都是從歐洲大陸逃亡過來,被各國主流排斥的異教徒群體,不用擔心他們效忠各自的宗主國。

因此把英國人的殖民地管理人員遣返後,一些普通歐洲底層移民則是被留了下來,當時實在缺勞動力,連個港口都沒人手來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