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東美省新丹城(3 / 3)

不過人雖然留了下來,但是限製也是有的……當時的潘繼明給了他們兩條選擇:要麼滾蛋,要麼接受帝國的統一勞動安排,被編入勞動營裏進行勞作,然後給工資,並承諾幹滿五年後,準許他們出資購買限定數量的土地定居。

這些底層移民本來就啥也沒有,很多還是契約奴的身份,這讓他們走人,他們連船票都付不起,除非又給其他人當契約奴。

至於幹活還能拿工資,這是之前很多契約奴都沒有的待遇呢……

所以除了極少數走人外,大部分還是留了下來給楚國人幹活。

因此如今的新丹城除了楚國人外,還有一些歐洲人勞工的,而這些歐洲人勞動在幹滿五年後,也將會獲得楚國人的身份戶籍,成為一個楚國人。

接受異族入籍,這在大楚帝國裏雖然很少,但也不是沒有,甚至可以說數量還不少,隻不過都是基於特定情況的接受異族入籍而已。

通常而言,異族入籍的情況都是發生在征服某一片地區的時候,有限度的接受當地的一些異族入籍。

如當年占據高麗半島,廣闊西伯利亞,中亞的時候,其實都接受了一批異族人,並對他們進行教化,通婚融合……這一階段裏接受的異族是比較多的,理由也比較多種多樣,高麗地區是因為文化比較一致,屬於傳統儒家文化圈,楚國人對他們的感官就是:好歹是個文明圈裏的正常人,接受度比較高。

西伯利亞嘛,則是實在地廣人稀,當地土著人口全部加起來都沒幾十萬人,分散的太過廣泛,找人都找不到……說實話想要進行驅逐屠殺都幹不了。

後來幹脆就默認了他們的存在,陸續把他們納入帝國的統治當中。

中亞地區,則是屬於遊牧民族,而中亞和漠南漠北等地區的遊牧民族高度類似,楚國人接受起來也容易,最關鍵的是人依舊沒多少,不過幾十萬人而已。

上述都是人口少,因為各種原因而接納,然後又容易融合消化的族群,同時又進行了遷移,強製通婚,改風易俗,教化等措施。

經過二三十年的融合,上述各國實際上已經沒有所謂的異族人了,都變成了楚國人……

畢竟楚國人口眾多,以好幾億人口的基數融合這幾十萬幾十萬的異族人,分分鍾就給你融了。

後續在東南亞地區進行大規模移民開發的時候,雖然大部分人都被驅逐了,但是當地一些投誠歸順的土著權貴階層,還是獲得了入籍準許成為了楚國人,但是數量極少,整個東南亞地區裏的入籍土著,全部加起來估計也就幾千人而已,數量少的就跟往大海裏投下一顆小水滴一樣,投下去之後眨眼就消失不見了。

後續陸續占據印度半島,非洲,美洲等地區的時候,也會接收一些遺留下來的歐洲人,數量其實也不多,都是幾百人,幾千人的規模……

當然了,楚國人也不是什麼人都收的,比如印度半島上的土著,非洲的土著,美洲的土著就不收……

倒不是審美觀,文化之類的,主要是這些地方的土著人口太多,一旦放開口子就會導致極大的麻煩。

這就和楚國人在歐洲地區建立諸多殖民地以及若幹直轄領地後,不接受當地歐洲人入籍一樣。

楚國人接受異族入籍,目前而言隻局限於新占領地裏,人口少,無法形成威脅,容易融合,符合楚國人審美觀的少數異族人。

其他的基本是不可能的。

大楚帝國,可是從來都沒有開放過所謂的申請入籍之類的渠道……連相關的法律都沒有!

大楚帝國裏的異族人來源,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新占領區所接受,而不是對方來主動申請入籍。

除了占領區來源外,隻有極少數的為楚國人官方提供服務,並做出了巨大成績的異族人,才有可能獲得楚國官員的舉薦,然後在民政部審批獲準後入籍。

而這些人,到目前為止,全部加起來也不足一千人……全都是為楚國人出生入死,立下了巨大功勞的異族人……

所以這年頭,不是什麼異族人都能成為楚國人的……甚至都可以說,根本就沒有什麼常規渠道可以入籍。

新丹城裏的這些歐洲人,能夠成為幹滿五年後順利入籍,這在現在的他們看來興許不以為然,但是這絕對是特殊情況下所能夠獲得的優待。

未來,他們興許會特別慶幸自己當年做出的選擇!

在人生的重大選擇關口裏,選擇留在新丹城為楚國人勞作五年,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孫後代,博得了一個楚國人的戶籍!

簡單的一個戶籍,卻是能夠給予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一個光明的未來……至少是以一個文明人的身份,生活在文明世界的未來!

而他們的昔日同胞們,隻能在徹底淪為楚國人殖民地的歐洲大陸上沉淪,終生都和饑寒為伍!

而這些區別和變化,隻是因為他們幸運的來到了美洲,並且遇到了楚國人,剛好還遇上了楚國人初來乍到勞動力不足,而這些歐洲人雖然在楚國人眼裏也是蠻夷,但是好歹算是正常人類的範疇,是可以交流的。

所以楚國人才會留下他們,接受他們。

但是他們昔日留在歐洲大陸的同胞們,可不會有這份好運氣……楚國人在歐洲,可不會把當地歐洲人變成自己人!

歐洲人,甭管是這國還是哪國,他們在楚國人的眼裏和如今的印度人,非洲人都沒啥區別,都是勞動力資源……

他們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種田挖礦,為楚國提供各種農畜產品,礦產品等各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