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奧斯曼人就在這裏,它也跑不了……這早一會,遲一會都不會影響它已經成為大楚帝國盤中餐的事實。
就在,它還敢感謝他們自己擁有不少的人口,好歹也算是個文明國家,具備自身的文明,具備充當經濟殖民地的價值。
如此情況下,得益於楚國人最近這些年的對外擴張政策已經發生了變化,暫時沒打算把這片地方變成自家的未來核心領土,因此楚國人在奧斯曼地區的追求,其實也就是控製核心區域,戰略要地,要個市場而已……要不然,嗬嗬,你何曾見過楚國人和美洲當地土著或非洲土著談判的!
沒有!
一次都沒有!
楚國人從來都不和那些連文明都沒有誕生,和野人也沒啥區別的土著談判……都沒法和這些原始人進行交流,而這些原始人顯然也不具備什麼購買力,生產力。
他們很難產出楚國人需要的工業原料,農產品,更沒有購買力乃至動力購買楚國人的工業商品。
楚國人總不能為了些許市場,還得先把他們教育開化,引導進入文明世界不是……
所以楚國人在非洲和美洲,一向來都不和當地土著進行什麼談判,都是埋頭一心移民。
效果也非常好,如今美洲地區裏的楚國人,都已經突破兩千萬之數了,而且還在快速增長當中。
這要是和土著談來談去,你讓這兩千萬楚國人怎麼活?
不會有人覺得,這兩千萬跑過去不用吃不用喝,靠著空氣就能活下去吧?
要養活這麼多人,是要大量土地的……
美洲那邊如此,如今楚國人還在其他幾片地方也這麼做,比如在非洲地區。
隻不過非洲那邊的環境相對比美洲差一些,比如各種傳染疾病比較麻煩,對楚國移民的吸引力不大,因此非洲地區的移民推進計劃不快而已。
但是,楚國人在非洲依舊堅定的持續推進移民開發計劃……這非洲其實也是好地方,富饒程度就算比美洲差一些,但是也沒差太多。
後世人可能覺得非洲屬於非常貧困,但那是後世現象……但是如果你了解二戰前的非洲,那麼就會發現二戰前後的非洲各種農產品產量其實還不錯。
這一時期裏,非洲的農產品占據全球農產品貿易的百分之三十,其比例不算低了……當然,歐洲殖民者主導的非洲農業,主要是種植各種經濟農作物居多,比如可可,劍麻,煙草等等,糧食雖然也種,但並不是主要農作物……
因此非洲這片地方,雖然存在各種問題,比如說極端氣候的地方多,各種亂七八糟的傳染病也多,比如采采蠅這東西就很惡心,不僅僅讓人生病,而且還會導致牛羊馬等牲口也生病……這將會導致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將會嚴重製約農業的發展。
不過所謂的傳染病這些東西,是和環境息息相關的,髒亂差自然是各種蚊蟲蒼蠅亂飛,然後導致各種傳染病到處都是,但是楚國人又不會把自己的生活定居點搞的髒亂差。
最關鍵的是楚國人的管理以及醫療衛生水平,可不是非洲土著,也不是那些歐洲移民者可以相提並論的,工業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有軍艦大炮,還有藥物以及醫療技術,醫療水平的整體提升。
在工業水平的支撐下,楚國人在南洋那片,如今被楚國人嫌棄為鳥不拉屎的熱帶地區都能玩移民,在非洲同樣可以。
因此楚國人移民過去非洲後,雖然也會遇上各種問題,但是整體可控,前期移民到南非以及中非地區的移民們,開辟農場後日子都還過得不錯,在南非地區的移民開發推進的比較順利。
至少非洲南部地區,主要是楚國人控製的南非金礦以南地區,移民開發程度非常不錯,當代基本都沒啥土著了,就算有少量,也是在那些金礦裏幹活,但是數量也極為有限。
畢竟楚國人在非洲的礦產開發,目前也隻局限於部分金礦而已,其他的受限於成本等因素,暫時開發力度不大。
全球那麼多地方都有大量的礦產,楚國人也不是看見礦產就會跑去開發的,除非是金礦,不然其他的礦產,都是有選擇性的進行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