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是采用還原法進行生產,最終產品是還原鐵,之後還要進行二次冶煉,我感覺是多此一舉。我認為國內目前在用的高爐-轉爐工藝就很成熟了,沒有必要別出心裁,另辟它徑,繼續沿用高爐-轉爐工藝就可以了。”一個戴著跟瓶底一樣厚厚眼鏡的研究員首先打破沉默,發言道。
他的發言,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紛紛發言支持他的看法。
“國內既然實行了十多年的高爐-轉爐工藝,就說明它是成熟可靠的。采用這種工藝,產量高、成本低,非常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提煉,完全沒有必要另搞一套。”
“我也是同樣看法。還原鐵工藝有它的好處,投資成本少、建設周期短、見效快、純度高。但是它的缺點也很顯著,那就是規模小,年產量很難突破五萬噸,對於根據地對鋼鐵的渴求來說是杯水車薪,用作冶煉高性能合金材料的原材料來說很好,但作為主要原料來源,我覺得還是不太恰當。”
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見。
“高爐-轉爐工藝確實很成熟,可是它的弊端也很突出,那就是為了煉出鋼,浪費了大量寶貴的鈦!而且高爐渣中的鈦跟其他難融成分混雜在一起,使得其更難提取,成為扔了又舍不得、不扔有無法提煉的廢品,這是極大的浪費。”
“對!還原鐵技術恰好避開了高爐冶煉過程中的攪拌環節,使得鈦元素不在爐內擴散,跟爐渣等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避免了凝固現象的出現,可以通過鐵還原,將鐵、釩等有用成分提煉出來,隻留下鈦集合物,有利於我們後續通過酸浸等方式提煉出純淨的鈦白粉……”
雙方很快就這個問題,針鋒相對地爭執起來,相互擺數據、列公式,吵得不可開交。
榮俊在上麵聽得頭暈眼花。
他完全不懂技術,來了以後耳濡目染也隻能知道個皮毛,稍微深一點他就不知所雲了。最開始發言那點東西,還是他熬夜查資料,又請教了幾個親近於他的研究員,背了很久才記住的一些名詞。
現在一眾研究員們在爭執些什麼,他根本聽不懂,隻聽出來,好像有很大一批研究員不認可關飛的論文,認為這是舍本逐末,雖然綜合利用上去了,但是產量卻下來了。
這怎麼行!
竟然敢質疑司令的判斷!
他發起怒來,用力一拍桌子:“夠了!這裏是會議室,不是菜市場!我首先聲明一點,這次會議隻能就司令提出的還原鐵進行討論,不能離題萬裏,所有與之無關的討論都放到會下去說……”
“我看挺好的!”
榮俊正要繼續借題發揮,對那些平時不把他看在眼裏的研究員進行抨擊,卻聽到門口有人插口說道。
他勃然大怒:“誰讓你進來的!你沒看到這裏正在開……,司令!”
他赫然發現,關飛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會議室門外,正隔著玻璃門聽得興致盎然,還出聲阻止了他。
“嗬嗬,老榮,你什麼時候也懂技術了!”關飛見被發現,也就推開門走了進來,笑著拍拍榮俊肩膀,道,“你是管黨組的,技術方麵還是不要插手的好,你是老同誌了,對不懂的東西就不要亂插手,這點覺悟應該有,是吧!好了,這個會你不用參加了,我看還是交由閆所長來主持比較適合。”
“可是……”榮俊還想繼續賴在會議室。
關飛麵帶笑容,眼神卻非常犀利,凝視著他的眼睛。
“……好,好的,那我就先出去了,正好我手頭還有很多工作……”榮俊內心掙紮了一番,終於收拾起他的東西,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會議室。
會議室內,一種研究員們紛紛麵露喜色,幾名個性張揚的研究員甚至做出了鼓掌的動作,關飛連連擺手,讓他們不要太過刺激榮俊。
榮俊試圖越權插手不屬於自己的工作領域,這是要堅決頂回去的,不能讓外行來領導內行。但是也不能太過打壓他的工作積極性和權威,以免研究所成為閆鴻飛的一言堂。雙方各管一攤,互相製衡,才是平衡之道。
等到榮俊黯然離開,會議室門關上,忍耐不住的研究員們終於還是熱烈地鼓起了掌,一來是歡迎關飛的到來,二來也是宣泄了一下被榮俊壓製的情緒。
這些研究員,大多都是在根據地草創期間,從國內搜羅來的下放人員。
在國內給他們平反以後,這些研究員們還不離去,繼續留在根據地工作,即使因為根據地發展迅速,給的待遇高,對他們很尊重很重視。同時也是因為根據地一向實行的是黨政分開,互不幹涉,主管領導是從研究員中提拔起來德高望重的閆鴻飛,懂技術、為人和善,讓他們感覺研究氛圍很寬鬆,故而舍不得離去。
此刻看到關飛堅決不允許榮俊越權,所有人在揚眉吐氣之餘,也深深慶幸自己的選擇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