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司令,你這篇論文是怎麼回事,我感覺跟你平時發來的不太一樣啊,好像隻開了一個頭,很多東西都沒講透的樣子……”
閆所長堅決不肯回到主座,請關飛坐下,然後奇怪地問道。
“嗬嗬,我前天隻是查了些資料,然後有了這麼一個想法,所以就寫了這篇論文,還轉到了肖教授的郵箱,請他幫忙斧正。肖教授很負責地看了我這篇錯漏百出的文章,給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給了我很大幫助,在此要謝謝肖教授的無私幫助,不過我看你們今天討論的,居然是我的出版,怎麼沒有肖教授回複的內容呢……”關飛轉過身,緊握住坐在左手的肖建義教授的手,以示感謝,然後好奇地問道。
“這是我的提議,我想要討論就從最初版本開始討論比較好。萬一其中有些地方是我錯了,別人看了我的回複,受到影響,反而不好。”肖教授裂開嘴,笑了笑說道。
“大可不必!沒有誰是絕對正確的,誰都有不懂或是犯錯的時候。這個問題我就不懂,所以才會向肖教授請教,由於隻是一個設想,其中有太多疏漏之處。要是你們因為這是我寫的,就放棄了追逐真理的獨立見解,我認為這不是做研究所應有的正確態度!”關飛誠懇地解釋了一下,然後環視著眾人,嚴肅地說道。
不知是誰帶的頭,會議室內響起了一片掌聲。
對於研究員們來說,關飛既是根據地的最高領導,又是引領大家前行的首席科學家。處在他這個地位,還能跟大家平等以待,自承又不懂的地方,實在是難得,眾人忍不住用掌聲表達了他們的心意。
有這麼一個學識豐富又嚴於律己的上司,的確是他們的福氣。
“關司令,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為什麼會選擇采用還原鐵的方式來進行提煉,而不是選用更成熟的高爐-轉爐工藝嗎?”閆所長欣慰地跟著鼓了鼓掌,然後將話題引向今天會議的主題。
“就像之前幾位研究員所講的一樣,我這是立足於綜合利用攀枝花釩鈦磁鐵礦,所想出來的一個辦法。要知道國內為了每年兩百多萬噸鋼鐵,就消耗了上千萬噸原礦,而冶煉結束,也隻提煉出了鐵、釩這兩種元素,其他如鈦、鈷、鎳、稼、鈧等珍稀元素都被拋棄了,十分可惜。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種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將攀枝花鐵礦的各種有效成分綜合地利用起來,哪怕是麻煩一點、成本高一點,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我設想了采用還原的方式,來將難以分離的鐵、釩、鈦幾種成分分離出來,然後再分步進行生鐵的再冶煉、鈦合金以及其他有效元素的再提取,故而就寫了這篇文章……”
嘩!
會議室內,再次響起了掌聲,這次掌聲比剛才還要熱烈,許多研究員眼中,都帶著對他的崇敬之情。
“昨天在收到肖教授回複的郵件之後,我又重新審視了一遍稿件,然後將部分錯誤的地方進行了更正,並完善了其框架結構,補充了許多忽略的地方,另外寫了一份新的文章。”關飛起身出門,從警衛員手上接過厚厚一摞打印好的新論文,回到會議室,一一分發給眾人。
“這,這是您新寫的?隻用了一天時間,你就將論文完善到了這種程度?”最清楚情況的肖建義翻了翻打印稿,看著裏麵詳實的闡述、論證,不由大張著嘴巴,極為震驚。
常人完善一份論文,用上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都不足為奇。
關飛在收到他回複的內容之後,隻用了一天,就重新寫出了一份如此完善的報告,雖然其中的論證過程和計算部分都沒有看,但是光看這厚度,就著實令他震驚萬分。
“是的!我覺得,跟上次的初稿比起來,這份已經非常完善了!”關飛在研究上,有著充分的自信。
雖然他承認人都會犯錯,讓大家不要迷信權威。但是這份新出爐的論文,卻是經過他在虛擬空間中上千次的模擬實驗。以生物副腦彙集的各種宇宙常數、物理現象模擬公式,所虛擬的現實場景幾乎與真實無疑。
科學研究為什麼緩慢,就是限製條件太多。
太費錢、拉不到投資、研究耗時太長,這是百分之九十九的研究,所麵臨的最大阻礙。
沒有錢就做不了實驗,尤其是那些花錢太多的實驗。
所以大多數研究,都是從理論部分開始。隻有理論證明無誤,通過函數曲線用事實切實說服了部門領導、投資人,才有可能得到一定的撥款或是投資,進入到下一步實驗室研究階段。
然後實驗不是隻做一次就能成功。
導致實驗失敗的因素太多太多了,壓力、壓強、實驗材料不夠純淨、操作流程不夠完善……,有時候隻是一個微不足道、之前沒有考慮到的因素,就可能導致一次耗資巨大的實驗徹底失敗,然後重頭來過。
比如說冶金,一次失敗浪費就是數以萬計,耗費數天、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一次垮窯、高爐爆炸,就會造成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試驗窯又需要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
研究工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過程中,反複總結經驗教訓、收集實驗數據、不斷完善操作流程,逐步向成功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