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海還特別給五個義子,每人在緬甸、安南、日本、嶺北、西域各賜三千畝地做為封地莊園。
護、衛、保、安、輔,這封號就很特別。
朱以海給五人都是異姓功臣裏最高爵位了。
“特許你們兒子將來不降等承襲世封,賜鐵券誥書!”朱以海額外開恩,大明爵位就算實封世襲的,也要世降一等,可現在特旨許他們的爵位其子不用降等仍襲國公。
五人剛才還在懷疑是不是哪裏做錯了,可現在一下子感覺天恩浩蕩,君父慈愛,都激動的叩拜謝恩。
“這是你們應得的,朕起兵之初就曾說過,與朕一起驅逐韃虜恢複中華者,朕也絕不會吝惜賞賜的。”
把幾個義子招呼著重新坐下,皇帝給他們倒酒。
“如今四方大抵都還安定,朕打算對緬甸用兵,跟之前攻取一些邊地,迫使他們稱臣入貢不同,這次朕希望能夠從雲南一直打通一條到海的通道,甚至在沿線建立起殖民堡鏈,可以水陸南北對攻,先攻破緬甸王都,將緬王俘虜,將他押來北京,然後扶立一位受控製的新王,簽訂條約,讓他們臣服,並允許大明在緬甸的殖民貿易等等。”
朱以海的話裏透露著很大野心,他之前也跟太子交過底,談過以後大明對外的路子,基本上西和北兩個方向,朱以海親自搞定了,以後維持住這個大體格局就好,實控天山南北,而以裏海北岸為勢力範圍,把那些地盤圈入大明的專屬區。
東麵其實也沒什麼餘地了,大明將會在朝鮮北麵扶持女真人建立一個都護府,然後慢慢的直屬,朝鮮繼續忠於大明則可就此保留下去,但一二百年後,可能也就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大明特別省。
日本會繼續讓他們南北朝對攻,讓他們持續衰弱下去,直至最後被大明吞滅。呂宋那邊,大明現在開始占據一些島嶼,但暫時不會跟西班牙直接開戰,等到大明在那邊占據了足夠多的地盤,或者說等到西班牙被壓的受不了主動開戰時,大明才會將他們擊敗趕走。
這方麵不急,呂宋群島那麼大,現在西班牙人也隻是占據了馬尼拉等一小塊地方,他們的人也並不多,如果失去華人,西班牙殖民者會更艱難,但暫時不開戰,也是能保證呂宋美洲航線的穩定,以及對西班牙和其殖民者的貿易,畢竟這個老牌的殖民帝國,在美洲占據的地盤非常大,大明也很缺銀子,希望繼續跟西班牙人貿易換銀子。
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現在通過西班牙,也還占了不少份額,所以不急著開戰。
剩下的也就是南麵是未來的主攻方向了。
相比起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西域的漫漫黃沙,東麵的茫茫大海,南麵雖是天氣炎熱,熱帶雨林什麼的,但南麵缺少一個足夠強大的勢力對抗大明。
緬甸人的東籲王朝雖被緬人稱為是緬甸第二帝國,一統了緬甸,也曾很彪悍,幾度擊敗明軍,甚至還曾把暹羅的大城王朝的國都攻滅,扶立傀儡國王。
最強盛時幾乎一統中南半島。
但緬甸東籲王朝和暹羅大城王朝一樣,雖然都是難得的一統王朝,但其中央集權力度不夠,中央權力相對分散,實力忽強忽弱並不穩固,大城王朝強的時候攻入緬甸,破王都俘國王,占地掠民的,而東籲強的時候又攻入暹羅。
但是長期的泰緬戰爭,加上殖民者的到來,以及他們本身中央集權性的不高,都導致他們本身其實並不穩固,也不夠強。
朱以海在緬甸和暹羅之間選擇先聯合暹羅幹緬甸,那是因為從雲南順幾大江而下,就能進入緬甸,這些年大明對雲南及邊境上的土司控製力度又加強了許多,特別是在那邊修建了許多堡壘,增加了許多移民,還屯積了許多糧草軍械,增駐了不少兵馬。
隻要越過邊界的山區叢林後,很快就能抵達緬甸的平原地帶,甚至能順大河直入大海。
其次也是因為明朝曾跟緬甸多次進行戰爭,從洪武到正統年間,明朝各種手段齊出,先是粉碎了麓川叛亂,緬甸也卷入其中。
在大明開國初的洪武年間,朱元璋派大將沐英擊敗雲南的蒙古殘餘勢力後,世鎮雲南,大明在雲南外圍的西、南極邊之地設了六個宣慰司,即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八百宣慰司、車裏宣慰司、老撾宣慰司。
當時大明授與緬甸老撾泰國一些地方當地上層分子以宣慰使的職銜,這些土司則接受明朝的封號,服從雲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
大明對西南實行內外分野製度,直隸雲南布政司的為十二府、七軍民府、三軍民指揮使懷、一州、二長官司,而屬於外夷衙門的就是六軍民宣慰司、二禦夷府、三宣撫司、四禦夷州和二禦夷長官司。
這些外夷在明初也都納入了明朝的羈縻統治,隻是後來麓川的興起叛亂,東籲王朝統一緬甸,都漸漸讓後來的明中央朝廷漸失去了對緬甸的控製,雖然幾次麓川戰役,把麓川擊敗,但對大明而言,其實仍是失去了那些外夷土司的控製。
緬甸土司麵對東籲軍隊的攻打,雖也曾向大明求援,但大明已經管不了了。
萬曆年間,緬軍在土司的帶領下,甚至屢次攻入雲南內地,劫掠無算。
從嘉靖到萬曆年間的明緬戰爭,前前後後持續了半個多世紀,雖然規模不算太大,主要戰場也都在西南極邊之地,但卻徹底摧毀了明朝的金字紅牌製度,大明被迫在雲南設置八關二堡二十四屯防禦入侵。
曆史上,後來南明永曆帝出逃緬甸,曾經的天朝宗主,更是被緬王繳了武器,成了俘虜般,最後還被緬人交給了清軍。
對朱以海來說,不管是從大明開國初的曆史,還是未來的曆史,又或是大明朝這二百多年來,雙方的這糾纏不休的爭鬥,都應當趁現在有實力的時候解決。
尤其放眼未來,如果雲南方向能夠打通緬甸入海口,這是非常重要的,到時緬甸向東則通過紅河下安南交趾,直通北部灣,讓雲貴廣西也交通、貿易帶動起來,向南則通過緬甸入印度洋緬甸海,可以帶動雲貴川甚至是康藏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