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雖遠必誅(3 / 3)

未來是海洋的時代,緬甸臨印度洋,有海貿之利,本身又可以成為優秀的糧食產區,還能種植棉花、甘蔗、香料等。

這樣的地方,真論起來比起西伯利亞、西域好太多,而且這裏靠海,沒有其它更強的勢力幹預。

唯一影響的也就是那邊的炎熱氣候了。

以前中原王朝止步雲南,甚至止步雲南之外,是生產力達不到,也是因為雲貴高原沒能真正征服,但大明用了近三百年時間,把雲貴徹底的征服,雖然還有不少土司,但這裏已經可以成為進攻緬甸的前方大本營、後勤大基地。

尤其是朱以海現在有強大的水師艦隊,又有了龍牙門這個南洋基地,可以從那邊海上夾擊緬甸。

特別是現在的緬甸,比較虛弱。

東籲王朝到了此時,開始衰弱,他們西北表麵臣服的若開人阿拉幹王國擁有三百艘規模的漿帆船艦隊,曾經擊敗過葡萄牙人的入侵,也擊敗過莫臥兒帝國的入侵,阿拉幹和暹羅大城王朝都讓東籲王朝衰退,雪上加霜的上葡萄牙人走了,荷蘭人又來了。

荷蘭人在沙瓦和阿廉都設立了辦事處,沙廉成了緬甸南部最重要的貿易港口,法國人、英國人也接踵而來。

大明就在緬甸北邊,怎麼能落於人後,這麼大塊肥肉如何被人搶先?

緬甸南方沿海近三千裏海岸線,都是由各支河流的河口三角洲組成,豐富的水土資源,那可是不可多得的。

在朱元璋時代,他能夠奪取雲南,讓唐以後就基本上完全脫離中原的這一西南地區,重回中原王朝懷抱,甚至完成實控,非常不簡單。

雖然說未能更進一步的把緬甸吞下,也是因為受地理環境等限製的,畢竟在明初,雲貴都幾乎是外域,大明出兵征服不難,但要長久鎮守並使其回歸漢化卻並不容易。

但是到了如今,有雲南這個大本營,有那裏無數的主體漢民,加上駐軍,特別是朱以海名為中興,實際上是另起爐灶的紹天朝,如今各個方麵都是最高效的時候。

兼之他還能從海上過去,以銃炮戰艦之威,如今正是取緬甸的最好時機。

東籲王朝最強盛時幾乎把暹羅大城王朝滅亡,占領了幾乎整個中南半島,僅剩下東麵沿海的安南、占城幾地,馬來半島都幾乎全被他們占了。

甚至曾經攻到了雲南楚雄附近,直接威脅昆明了。

不過緬人問題也不少,首先東籲王朝是緬人建立的,但緬族在此時的緬甸並不占多數優勢,撣族、孟族和若開等族很強大,若開人建立的阿拉幹王國甚至一直都沒被東籲吞並。

北部的撣族、孟族的土司們,其實也隻是羈縻統治。

在許多中原人眼裏,什麼奴兒幹什麼烏思藏什麼朵甘,什麼西域什麼緬甸什麼交趾,那都是蠻荒之地,連朝鮮他們都嫌棄,更別說緬甸了。

但現如今紹天朝廷上下的態度卻大為轉變,最大原因就是朝廷由原來內斂型向擴張型轉變了,這種轉變是因為對外貿易重商帶來的,也是朝廷對中原地主們兼並限製,甚至在攤丁入畝等等舉措下,驅使他們走出國門,讓他們熱衷於開拓,因為開拓為利可圖。

緬甸有寶石有香料,還有糧食、奴隸,甚至有許多重要的礦產,這麼大塊肥肉誰不心動。

緬甸統一在嘉靖時期,全盛時在萬曆年間,到此時,盛極而衰,不僅老對頭暹羅大城王朝中興了,連若開人的阿拉幹也不再受東籲管束,而在紹天重新控製雲南後,緬甸北部的那些土司也開始轉向大明,大明以貿易為誘,插手緬甸北部,利用土司之間的矛盾,挑起戰爭,然後大明出手調和甚至趁機占地,玩的不亦樂乎。

不管從哪方麵,現在大明都有了全麵進攻緬甸,徹底把緬甸征服,將其納為殖民地的條件了。

“朕打算讓你們五人聯手,一起攻緬。”

“成功和勝利你們兩個搭檔,從海上出兵至龍牙門,以此為基地,西航緬甸南部沿海登陸,奪取他們的貿易大港,建立堡壘據點,牽製緬甸部份兵馬。”

“忠義、鵬飛、定國你們三個搭檔,從雲南出兵,由北向南壓!”

朱以海對這次戰爭定了調,就是先閃擊東籲王都,就算不生擒活捉東籲國王,也要先把其王都占了,然後逼迫東籲簽下城下之盟,最起碼要讓他們把北邊的諸土司劃給大明,並要把南邊沿海的港口割讓一兩個給大明。

這樣大明就可以步步為營,為下一次滅緬甸做好準備。

如果能夠一戰成功,把國王也給抓了,那就更好,直接扶持一個傀儡國王上來,讓緬甸直接成為大明的附屬國,大明駐軍、貿易等皆不限製。

“你們也都是久經沙場的悍將,錢糧軍械這些你們不用擔心,朕拔足給你們,你們需要的就是研究好如何打這仗,既要有自信,也不可輕敵。”

“當年緬甸本就是臣屬我大明的宣慰司,可後來卻屢屢叛亂犯上,攻我雲南,如今這仇必須清算了。”

進軍的路線也是現成的,那便是漢代西南絲綢之路,也叫蜀身毒道,這條路從四川出發,進入昆明,抵大理、保山、德宏、瑞麗,到了這邊就是邊界,西麵南北分布著漢龍關、天馬關、虎踞關、鐵壁關、銅壁關、萬仞關、巨石關、神護關等關隘。

也有瑞麗江和大盈江、南渚江彙入伊洛瓦底江,通過八關,明軍就能進入緬甸的河穀平原,以前難的是後勤補給支援,是對地理不熟氣候不適應,但如今這些問題都不算麻煩。

剛受封國公的五位皇帝義子,全都拍著胸脯領旨,尤其是趙忠義,他之前就鎮守在雲南邊境,數年時間,已經對八關外的八莫、密支那、邁農等地方滲透,不僅扶持了一批親明的土司,甚至還直接在那幾處建立了新的城堡駐兵。

要不是之前皇帝一直沒允許,他早就打過伊洛瓦底江,甚至順江而下去東籲了。

五大義子,原來各統一方麵,現在皇帝讓他們合起來南征緬甸,他們原先的位置,交由其它將領接任,比如讓親家周瑞接替東海艦隊提督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