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風暴(2 / 3)

呂願良歎氣。

“是啊。”

這幾年他跟錢謙益走動的很少了,最主要原因就是當年錢謙益降清讓他對這個老師再無尊敬,甚至在聽到他降清消息後,呂願良直接把衣袍割掉了一塊,以此明示跟他斷絕師生關係。

之後錢謙益南來,因為天子說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隻是潛伏敵營內應,他才半信半疑緩和了些與錢關係,但兩人卻也再不像以前,事實上錢謙益雖這幾年一直身居朝廷要職,可逢年過節的,呂願良也隻是派家丁送封帖子,卻絕沒有再登過門。

如今錢謙益落的如此下場,他心中也說不出的複雜,畢竟曾經師生一場,錢得勢時,他嫌棄不願聯係,可如今真的這般下場了,卻不免反生出幾分可憐來。

“知道會怎麼處置嗎?”

“聽說跟耿家一樣下場,但是錢謙益要諸司公堂會審,最後肯定要午門斬首,然後鑄個跪像常跪太廟前的,不過好像聖人已經特赦了柳如是和其女兒。”

呂留良聽了這話直皺眉頭,“外邊緋聞傳的滿城風雨,聖人為何還不避諱一二,這個時候獨赦柳如是,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更坐實臨幸柳如是的緋聞了嗎?本來好端端的清算漢奸國賊,現在倒搞的跟奪人妻女的昏君一樣。”

呂宣忠有些尷尬的左右瞧了瞧,見附近沒有其它人,也是對這個從小一起長大,比他還小四歲的五叔沒奈何,“聖人行事,有時確實霸道。”

“什麼霸道,不過是有些飄了。”

呂願良不得不提醒相差了三十多歲的弟弟,“慎言,你如今在東宮任職,越發得謹慎小心,禍從口出,這段時間局勢陡變,這種時候越發得謹慎小心。”

呂留良八歲能做八股,十歲時便詩名遠揚,十來歲就跟著兄長在澄社與士子們往來聚會討論詩文評議朝政,後來十五六跟著侄子宣忠募兵抗清,遊擊於嘉興、太湖一帶,那也是指揮讚畫,奮勇當先的一個猛人。

如今也不過二十來歲,所以不免鋒芒銳利。

“耿仲明、錢謙益隻是開始,這出大戲才剛拉出序幕呢,接下來洪承疇、吳三桂、祖可法、祖澤潤等必然要被一一清算的。”

他在東宮,還是太子身邊親信,所以知曉很多內幕,而呂願良和呂宣忠一個工部侍郎一個禁衛提督,其實也都是知曉不少機密的人,一家子關起門來說這些,也沒什麼。

大家心裏也都有數。

“聖人說了,此等大節有虧之人,不能念其後來反正歸附,建有勳績,諒於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後人,原於既死。”

“陛下已經下旨要編立《罪臣錄》,專門將那些投降變節的貳臣收錄其中,據實直書,使不能篡改曆史纖微隱飾,即所謂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者,為萬世臣子植綱常。

這罪臣錄裏第一人,欽定的是李永芳,遼東鐵嶺人,原為大明遊擊將軍,第一位投降後金的明軍邊將,投降後還娶了貝勒阿巴泰之女,做了韃子的贅婿。

而欽定排第二的則是範文程,本是大明沉陽秀才,卻在努爾哈赤打下撫順時,主動去投了韃子,一直為他們出謀定策,罪不可恕。”

雖然李永芳和範文程都死了,但死了也不能饒恕,必須要把他們列入罪臣錄,而且還要死後再審判,要將他們開棺戮屍,挫骨揚灰,還要對其家族全都處以沒收財產,流放邊疆的懲罰。

呂留良現在就在參與《罪臣錄》的編寫。

這份罪臣錄編寫後是要全國刊印發行的,甚至是要附於國史之中,就是要徹底定性,讓這些人永世不得翻身,也是要給所有大明臣子們一個警示,為萬世臣子重立綱常。

年輕的呂留良很支持這件事情,認為崇禎以來,綱常法紀全無,所以如今要想重開太平,再複盛世,首先就是重振綱常。

要重振綱常,就得把那些無君無父無國無種族隻有自己的貳臣們做一個徹底的清算才行。

若是錢謙益、洪承疇、吳三桂、範文程、李永芳這些人,和他們的後人,仍然能夠身居新朝高位,甚至坐享富貴,那就是對所有堅守忠誠正義,堅守綱常之人的侮辱打擊,以後誰還會去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