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風暴(3 / 3)

五十多歲的呂願良黃土沒過脖子的人了,這生經曆豐富,如今年紀大了,倒沒那麼激憤,他有些擔憂的道,“對那些變節降敵投賊之人,確實得重懲,可如洪承疇錢謙益甚至吳三桂徐勇李際遇土國寶李成棟這些人,我覺得應當慎重處置,畢竟他們雖變節投降過,可後來也是反正歸來,而且為朝廷建立功勳,如果現在一刀切,全要清算,這個先例一開,將來誰還會再信朝廷?

豈不是一投敵便再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呂留良卻認為這樣挺好,“我覺得這不是壞事,反而會讓那些想投降變節之人,事先多考慮,一旦選了那條路,可就是不歸路,不可能再隨意反複搖擺的。要不然,隻要手裏有刀有槍有兵馬,那隨便反複橫跳,就能富貴不倒,那以後誰還會忠君愛國?”

“其實皇帝對耿仲明和錢謙益的處置來看,對他們的功績也是有認可的,否則的話,他們這些人那是滿門抄斬甚至株連九族的,現在僅隻殺一人,妻兒家族流放邊疆,也隻是移民監管,這還不夠念其反正歸來後的功績?這已經是將功贖罪了。”

要是換其它皇帝,不動手則已,真動手,起碼也得滿門抄斬的,皇帝現在的處置算是很輕了,這也算是對他們反正之後功績的認可了,贖去了他們許多罪行。

他在東宮,知道些內幕消息,知道這次要處置的偏偏就是錢謙益吳三桂這些名頭大,職位高的反複貳臣,那些影響力低,職位小的處罰要輕的多。

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沒犯過太大惡的,基本上會是罷官奪職削籍為民,然後全族遷去邊地屯邊,規定三五代不得返回內地,有可能要沒收一些財產。

而對五品以下到七品以上的,處罰會更輕,有可能隻是貶職邊疆,族人移邊,可以在邊疆繼續為國效力,能繼續擔任一些不是很重要的職務。

而七品以下官員,基本上就受影響更輕,直接調到邊地任職,家人也遷移去,受牽連的家人更少,不會牽連幾族。

至於說沒有官職的,如一些原關寧軍士兵,或是曾隨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李永芳等降清,甚至入旗的,視具體情況,是將他們清除出軍隊或是官衙公職,然後把他們移民到邊疆去生活,仍會正常授與他們田地等,他們的財產基本上也不會動。

“牽連這麼大?”呂願良很吃驚。

“肯定的,聖人這次看來不僅僅是要把那些降臣降將清理,也有意借此機會,把不少人遷往邊疆,現在開疆拓土,但移民太少,跟不上速度,新打下來的地盤總得有人才行。既然沒有人願意去,那就強製遷移,現在遷移這些有些汙點的人去,也是一石二鳥,既填充邊疆,也還能清除一些隱患。”

“小兵小吏的,能有什麼隱患?”

“這是犯錯的懲罰,朝廷可以原諒,也可以懲罰,現在開疆拓土有需求,極度缺人,那把這些人強製遷移出去,便是理所當然了。”

呂願良聽的很擔心,“我總覺得這次風雨來的有些突然,狂風暴雨,這樣會不會導致接下來洪水成災?甚至江河決堤?”

呂宣忠插話:“我倒覺得不會太過擔憂,現在朝廷移民邊疆的政策其實還是不錯的,這幾年多少人移邊,而且朝廷現在每年移民政策都越來越好,出去也是有保障的,甚至要是能忍受一時艱苦,那分幾十甚至幾百畝地,可是真正為子孫置下一份充實基業的。”

“太急太猛了些。”呂願良道。

“嗯,是有些,但既然如此,總有道理的,畢竟那位可是再造大明的聖人,又不是亡國的崇禎,他的行事,有時確實讓人一時難以理解,可事後再看,卻會發現很正確,咱們不就是這麼一路追隨過來的嗎?”呂留良道。

“是啊,但願這次也一樣。”呂願良歎道,年紀大了,也越發求穩了。

。您提供大神木子藍色的海上升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