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章(1更)(1 / 3)

聽他起了個這樣的頭兒, 把薑姮嚇了一跳,幾乎神魂具飛,當真以為是他做的, 可隨著他的話說下去, 薑姮卻漸漸疑惑起來。

薑姮的手上有一塊王府玉令,是當時從金陵逃出來時姬無劍給的,用它打開城門關隘。

後來她被梁瀟找回來,這塊玉令就留在了她的手裏, 梁瀟也沒有問她要。

再後來, 崔元熙率文武朝臣來襄邑與梁瀟談判, 薑家人亦被接來, 薑姮與兄長閑談時說起這塊玉令, 兄長提出想借用。

那時他尚未在自己麵前展現怨懟之色, 自始至終情緒平靜穩定,薑姮信他有分寸, 未多想, 便將玉令給了他。

可恰恰是這枚玉令,在西郊別館被攻的那日丟失。

玉令可讓一個人在州縣間暢行無阻而不必出示籍牒和路引, 在這等敏感關口,玉令的丟失事關重大, 薑墨辭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疑心是自己丟在了別館某一處,才在那日冒著危險出來找尋。

而那日,林芝芝發現夫君不見,別館內又在被叛軍攻襲,她方寸大亂,才去找謝夫子, 求他出去尋一尋薑墨辭。

兩人行蹤成謎的真相便是如此。

薑姮聽完,秀眉不由得緊皺。

事情實在太過湊巧了,巧到讓人難以相信。

她現在總算知道為什麼梁瀟在說起這件事時神情那般陰鬱,即便是她,也對這事情的湊巧程度感到質疑,更不必說多疑多思的梁瀟。

謝晉歎道:“姮姮,我們之所以不說,就是覺得事情太過湊巧,巧到好像是有人算計好了來陷害墨辭似的。辰景不會放棄追查,也不至於冤枉了墨辭,可這樣的話說出來,反倒會增添辰景心中的疑竇,讓他懷疑我們在編故事。”

薑姮緘默片刻,忽得問:“那枚玉令呢?”

薑墨辭道:“事情就古怪在這裏,那日叛軍攻襲過後,我又在書房找到了那枚玉令,可那之前,我明明四處都翻找過,我確認它是丟了的。”

薑姮聽到自己胸膛中有歎息聲溢出:“不肖說,自然是被虞清派出的守衛當場從你的書房裏搜檢了出來。”

薑墨辭頹然點頭。

事情還真是說不清楚了。

薑姮隻覺身置一團迷霧當中,漫漶不清,茫然不得思解,她下意識看向牆壁上的空洞,那裏已經空了,顧時安已經走開,她亦向夫子和兄長告辭。

出了抱廈,她便立即前往隔壁。

顧時安正負袖站在窗前,聽見開門的響動,回過頭來,眉宇間尚有難解的疑惑。

薑姮忙問:“你可看出什麼了?”

顧時安道:“如果內奸不在這兩人中間,那麼必有高手在背後運籌帷幄。這若是個局,必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有許多人都牽扯其中。”

他微頓,憂心忡忡對薑姮道:“從現在開始,你不能輕信任何人。”他驀然想起在攝政王書房外看見的那個暗衛,再看向薑姮的腹部,歎道:“包括枕邊人。”

薑姮猛地一怔,欲要追問,顧時安卻托詞公務繁忙離開了。

他是要立即把今日從兩人口中問出來的事向梁瀟稟告。

梁瀟聽完,俊秀麵容若隱在沉沉陰翳中,半晌未言。

顧時安知道,從一開始梁瀟對薑墨辭的疑慮就甚於謝晉。

首先是襄邑的駐軍布防圖。

梁瀟從在金陵時就察覺身邊有內奸。當時薑墨辭和謝晉剛到金陵,且正被他查出薑墨辭和那些新政黨瓜葛不清時,王瑾就以勾結新政黨、禍亂朝臣為名頭攻訐他。

後來,他為引崔元熙上鉤,故意製了一份假的駐軍布防圖出來,果真被他盜取,並以此為籌碼,邀薑姮與他合謀對付自己。

而那個時候,謝晉還沒有到襄邑。

種種嫌疑都落到了薑墨辭的身上。

梁瀟起身踱到窗前,春意闌珊的時節,桃花零落,枝椏上空蕩蕩的,隨著柔煦和風搖擺相撞。

顧時安有些擔心,輕聲問:“該如何處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