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很理解普通人的難處,沒錢,做什麼事情都受限製。
商行投錢那是有嚴格程序的,掌櫃的要考核,要定契約。
晁蓋看了看徐亮:“金銀花是治理多種病的草藥,幾萬斤的量完全不用考慮銷售。我若是給你起步的錢,你可有把握把種植基地搞起來?”
“這,這,小人有把握。小人種植苗圃多年,還是很有經驗的。附近人工也便宜,采摘晾曬加工的工序很簡單。”
金銀花主要是用於傷寒等流行性疾病的藥材,流民往往伴隨著生病,是非常頭疼的事情,這年月醫療落後,郎中更是稀少,若是藥材再不夠那就更麻煩了。
所以晁蓋要打造一個穩定的藥材基地。
從大壯那取了二百兩銀子,遞給徐亮。
“徐掌櫃,這二百兩銀子給你做本錢了,打造一個藥材種植的典範。”
徐亮有些蒙,這才是第一次見麵,閑聊了幾句,就給二百兩銀子,有錢人的錢那可不是大風刮來的。
公孫勝道:“徐掌櫃收著吧,把事情做好了就行。”
徐亮想了想,決定給晁蓋七成的股份,幾年後若是種植成功了,到時候給晁蓋分紅。
但是晁蓋沒同意,隻要了三成幹股,晁蓋不幹涉徐亮的日常經營,包括賣給安通鏢局商隊都是按照正常價格來。
不過徐亮的種植技術還是有待提高的,由於本地氣候比較幹旱的原因,金銀花春秋季節容易幹旱,冬季容易凍死。
晁蓋提議改成一窩種三到四棵,生長成墩形。
晁蓋拿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圖,徐亮恍然大悟。
“小人明白了,這樣一來太陽照耀不到金銀花地下的土地,能最大限度的保存水肥,但是內裏沒光照,葉子會枯黃的。”
“是的,雖然有弊端,但是優點更多。如果配合水肥好,一年能開四次金銀花,畝產量提高到一百五十斤沒問題的。”
“那樣會不會影響效果?”
“會,第一次花效果最好,然後就依次遞減,但是遞減不是那麼明顯。主要還在於采摘是時候是花蕾還是盛開的,花蕾效果最好,盛開了效果就差了。丹參種植的話起隴種植,第一年育苗,第二年開春種植,深秋枯黃的時候再行采挖。”
徐亮大為吃驚:“沒想到晁大官人竟然還精通種植,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種植是根本,咱們中原的農耕文化是養活百姓的重要的東西。徐掌櫃平常不忙的時候多多研究。”
徐亮非得給晁蓋立下了收款字據,寫了一個單方麵的契約。承諾三年後,每年分紅給晁蓋。
後來晁蓋去打仗了,一連五六年也沒見著人。徐亮給了晁蓋一個很大的驚喜,倒是讓人感覺到意外。
此是後話暫且不提,晁蓋、公孫勝在徐掌櫃苗圃呆了兩個多時辰,探討了種植技術、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