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國陣營轉攻為守,沙俄的壓力驟減,但協約國此時已經深感局勢不妙。
這情況比同盟國圍攻沙俄的情況更加不利於協約國。
不用想都知道,同盟國不急於擊敗沙俄,所依仗的就是即將下場的華夏。
要麼在華夏這頭精力充沛無力強悍的大敵下場之前重創同盟國然後達成和平,要麼就是等到華夏下場以養精蓄銳的精銳之師擊敗英法俄三國。
先下手為強,迅速擊敗德奧兩個主要國家,然後不給華夏下場的機會。
協約國的戰略轉變讓沙俄大大的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從垂死的邊緣苟活了下來。
然後就是莫斯科的情報人員傳來信息,沙俄以之前戰爭的創傷為由,拒絕了協約國東西夾擊的戰略,重新鞏固東線的防禦,不再發起進攻。
唯一采納的意見就是加強對華夏的防備,從東線調集了二百一十萬人到新西伯利亞。
此時的西線戰爭幾乎複刻了原時空的慘烈,無數的炮彈落在雙方的陣地上。
急於結束戰爭的英法絲毫沒有保存實力,不僅從東北的不來梅方向發起登陸作戰,還對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德國方向狂攻不止。
在西線南部,一直劃水的意呆利成為了突破口。
本來英法還擔心意呆利的海軍和陸軍戰鬥力的,但真正交手之後,意呆利真的是麵得不行。
海軍方麵還好,是列強的正常水平。
陸軍的戰鬥力,真的是比起法國的非裔外籍軍團和英國的印度阿三外籍軍團都不如。
塹壕泥濘?撤!補給不足?撤!敵人人多勢眾?撤!x33xs.com
英法在西線南部的意呆利戰場從開辟新戰場尋找突破口變成將意呆利看作同盟國陣營的薄弱點重點打擊。
經過多次登陸戰役,英法聯軍多點登陸了意呆利半島。
局勢不利之下,意呆利向德奧請求增援。
雙方在意呆利的熱那亞、羅馬、巴勒莫爆發多次百萬人規模的大戰。
最終還是德奧因為被牽製太多兵力,又對意呆利友軍過於信任,最終戰敗。
直到1914年12月,意呆利不僅科西嘉島和撒丁島被英法占領,整個意呆利六成領土被均被占領。
而且還是毫無抵抗的占領,可惜的是意呆利還是知道同盟國才是最後贏家,硬撐著沒有投降,倒是國王逃到了奧地利準備隨時組建流亡政權,等到德奧幫助複國。
意呆利被占領大部分領土之後,英法再次增兵意呆利半島,在威尼斯和戈裏奇亞爆發兩場會戰。
其中威尼斯戰役因為意呆利率先崩潰,致使德奧損失五十餘萬人,自身投降者將近五十萬。
戈裏奇亞戰役則因為地形和德奧拚盡全力的防禦,加上意呆利連遭重創,沒有投入太多部隊進入戰場。
不過一個意呆利半島,前後讓德國損失六十三萬人,奧匈損失九十五萬人,可以說這個代價比他們進攻沙俄的傷亡還多。
至於意呆利,孱弱的少爺兵不僅坑了德奧一百五十多萬軍隊,自身還將二百七十餘萬陸軍變城僅有一百二十餘萬殘兵敗將。
在戈裏奇亞戰役之後,無法突破德奧聯軍防線的英法將目光轉向對岸的波黑和塞爾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