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和同盟國在二月上旬達成了四十億的戰爭借款和一支誌願空軍聯隊的時候,英國和華夏終於坐下來好好的針對邊境爆發的衝突進行談判。
華夏想要穀地,想要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完成國防戰略,英國是知道的。
區區一個沒有太多經濟利益的穀地並不是英國人心疼的原因,更為重要的原因是華夏在高約西部如果獲得了穀地,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將全麵受到華夏的威脅。
戰略利益重於經濟利益的穀地是雙方談判的核心,所以幾次接觸下來雙方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最後談判也理所當然的不了了之。
華夏內閣,夏壽華見到內閣各部成員都到齊之後,起身對韋珣拱手行禮彙報道:“啟稟陛下,現在軍方已經實際控製了穀地和拉達克及北部地區,尼泊爾和不丹之間的錫金北部也處於控製之中。”
“現在英國人絲毫不退讓,內閣對是否繼續控製這些地區心存憂慮,所以老臣恭請陛下決斷此事。”
“臣等恭請陛下決斷。”
見到軍方和民政各部的高管都齊聲讓自己決斷此事,韋珣麵色冷厲:“區區一片彈丸之地,內閣還拿不出處理的意見和方案?”
“內閣不是孩子,你們也不是昔日二三十出頭的年輕人,這點魄力都沒有嗎?”
“這片地區該怎麼處理是你們的事情,朕要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華夏需要這片地區的原因是國防戰略,英國沒有簽署條約轉讓主權就不能實際控製了?”
“主權在英國人手中又怎麼樣,這個時代說話的是槍炮,我們能奪取這片地區難道就受不住嗎?”
韋珣說完之後沒有心情繼續繼續待在內閣的會議室,直接拂袖離開。
在他走後,內閣眾人都有些錯愕的看向夏壽華,不知道一向喜歡插手軍政事務的陛下如今麵對他們的請示怎麼會突然發脾氣。
倒是國防部長徐樹錚聲音平靜的說道:“怎麼走路我們已經學會了,走到哪裏,走快點還是走慢點,這些還要陛下來教我們嗎?”
夏壽華略微詫異的看向徐樹錚,因為徐樹錚的話幾乎是挑明了韋珣的潛台詞。
於是他緩緩說道:“陛下自從結束了戰事,又議定了第四個五年計劃之後就一直下放權力。”
能做到內閣成員,哪怕是之前不是沉浮宦海的資深官僚可以揣測上意,十幾年的磨礪也讓他們馬上醒悟夏壽華和徐樹錚的意思。
陛下要放權給他們,這是一個好事情,隻是來得有些快有些早,讓他們有點措手不及的感覺。
“現在針對高原事務進行內閣投票,全力鞏固和至此我方控製地區之國防的同仁請舉手。”
夏壽華說完之後看向一眾開始步入中年甚至已經不惑之齡的同僚大都舉手,於是總結道:“既然高票讚同,那麼就按照我們之前議定的二號方案執行高原地區的事務吧。”
有二號方案自然就有一號方案和其他方案。
在內閣之前商議的方案中一共有四個,一號方案就是從英國手裏獲得主權,但這個方案現在顯然是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