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敏這才想起趙玉林是受傷失心了才進的王家,哪裏還記得那個狐仙女子的過往,倒是她們自己在吃無心醋了。
小女子倒進他懷裏幸福地裝死,兩人看過即將完成的街道後和劉玉汝確定正月十五開街,
再去縣衙,楊誌善笑哈哈的說拜見上官了。
趙玉林打趣他,說咱倆還要那些繁文縟節幹啥,那是在要折煞他了。
三個人一起商議舊州壩開街,陳曉敏覺得到時候來往的客人肯定多,要讓沿線聯係的景點都動起來,來人有的吃,有的玩才留得住客人。
楊誌善說那就讓曉敏來負責,縣裏調一個提轄,四個執事聽她使喚,要人給人,馬上又兩手一攤,說銀子他就不出了。
陳曉敏微笑著說縣裏已經夠支持了,她一定會辦得妥妥的。
大年三十,翠屏山一年一度的辭舊歲,迎新春活動開始了,從江北過來的大家,客商早就將這裏的客棧包了,城門處人山人海,陳芸他們已經坐到**上。
今天,趙玉林先是陪了鬼穀的工匠大師們吃年夜飯,又陪著老師傅們來到城門看焰火。
鞭炮聲中,陳芸的女兒陳宸拿著話筒開講了。
陳曉敏肚子大了,不願意再拋頭露麵,將這台晚會交給陳宸來主持。小姑娘嘚瑟了,閃亮的銅皮喇叭裏傳送出她高亢的話音,將來年美好的祝願送到翠屏山每一個人心中,
接著鞭炮聲、禮花的爆炸聲連成一遍,翠屏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待眾人散去,陳芸和楊誌善去他的府邸繼續吃茶,守歲。
陳芸給陳忠順講,聽聞朝廷就要解除釀酒的禁令,還是搬回來釀五穀豐吧。陳芸心疼酒稅流失,巴不得朝廷開禁,翠屏山釀酒了。
這個情況早在趙玉林的算計中,朝廷禁酒雖然得民心,但是那些陳糧依然在,並沒有改變,反而失去釀酒的收入,叫大理狠賺了一筆。
這也是臨安皇帝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禁酒令遲早都會解除。
陳忠順當然開森啦,告訴陳芸早就從新市運了一批好酒回來調製,十五還要出酒,賣陳年五穀豐。
陳芸心情大好,不過他來吃茶的目的並不在酒上。他突然話鋒一轉,問趙玉林:這就要北去抗蒙,翠屏山這一大攤子交給誰打理?
他說:陳宸。
陳芸當即愣住,
稍息,陳芸說陳宸才多大?不要以陳宸是他的女兒,就將偌大的翠屏山交給她做,那樣的話他要招人笑話的。
趙玉林說雷總都頭要同去漢中,翠屏山的軍事交給朱先生大理,其他的事務交給陳宸做。她後麵還有曉敏和一大幫老人協助,肯定做得妥妥的。
接著他將翠屏山的責任分工簡單說了一遍,說陳宸背後有老師撐腰,誰敢不聽?不這樣穩定翠屏山,他在漢中不放心。
陳芸說馬湖江一下子擴大好幾倍,朝廷肯定要派員的。
趙玉林說他都歡迎,但是無論是誰到了翠屏山,都要接受神威軍順風處的監督,一旦發現犯罪,他會就地處置,給當地老百姓一個交代。
這是他認為保證馬湖長治久安的最好的辦法,他不再實行朝廷的羈縻製,將逐步實現網格化的行政管理,這個和臨安是相悖的,但是有些東西必須要改了。
陳芸臉上猶豫起來。
趙玉林說他可以如實上報臨安,神威軍也不怕奸人迫害,無懼臨安下旨解散,甚至剿滅了。
陳芸和楊誌善臉上神色立變。
趙玉林笑著說他絕無造反之意,但他做事不會墨守成規,百姓需要啥他就做啥。能做多少他就要做多少。
陳忠順早已習慣了趙玉林的行事方法,很自信的說玉林的這套方法叫啥實事求是,馬湖那邊的一些小酋長今天歸咱大宋,明天就倒去大理,是該進行約束了,他覺得行。
楊誌善問他朝廷任命的官員呐,直接在馬湖審了處置,臨安會如何看?
趙玉林說臨安如何看他不管,馬湖穩定才是他需要的。神威軍犧牲了一千多人呐,受傷的更不計其數,他不願意看到用鮮血換來的土地被人糟蹋了。
話已至此,他倆不再繼續討論,各自回房休息。
次日一早,趙玉林帶上兩個媳婦去給四個娘請安、奉茶。這是老規矩,新年第一天呐,幾個娘都塞給倆媳婦紅包,把她們樂的。
老輩的也是歡喜,特別是他小娘,年齡比他們沒大多少,歡喜的抱著兒子叫他喊“三哥,三嫂。”開森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