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哥兒下令啦(2 / 2)

老趙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他再說一遍。

趙玉林詳細報告後告辭出營,一路疾奔洋州而去。

回到家裏,陳宸卻告訴他:吳雨琦帶著孩子出走了。

這一聲如晴天霹靂,讓趙玉林懵逼了,癱坐在椅子上聽陳宸細說。

原來,吳雨琦出了月子,接觸順風處的兄弟姊妹後,立馬就曉得了趙玉林瞞著她娘的事情,悲憤之中趕去終南山弄清楚她娘的死因。

再回到家裏,雨琦就成天悶悶不樂,無故的發脾氣,有時連晶晶也是她的懷恨對象,前兩天獲悉趙玉林要回來了,抱住陳宸疼哭了一場,說她無法靜下來,留在洋州隻會給玉林哥添亂,悄悄的抱著孩子,帶著她的侍女冬梅離開了州府。

趙玉林呆在書房胡亂的塗鴉,陳宸勸他幾次都無效,叫侍女燃起暖爐陪著他熬夜。趙玉林見陪著他打更的陳宸熬不住,趴在案桌邊睡著了,取來貂皮將女人裹上抱回屋去。

剛放下,陳宸就一把拉住他不讓走。

原來,這丫是假寐。

他曉得陳宸用心良苦了,脫了衣衫上床休息。

次日,趙玉林叫來秋菊,讓她打探吳雨琦的下落,保證她們母子的安全和一應生活需求。讓順風處傳令各個總隊長回來議事。

跟著就和陳宸去議事廳和在家的州府官員見麵,告訴他們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陳總管要給每人發十兩現銀的紅包,大家歡歡喜喜的過個年。

負責稅賦的轉運使報告對關中的貿易大跌,蒙軍封了互市報複咱,兩邊的來往隻能靠走私。

趙玉林說無妨,當下興元府穩了,咱可以一路向西將營生做去吐蕃諸部和鞏昌府。

他重申了以民為本、依律辦事後陪著陳宸去西鄉縣視察。趙玉林撫摸著小陳宸的臉蛋說:難為她了,別的人家像她這樣的女子還在父母身邊撒嬌呢。

女人把頭搭在他肩上說她願意,她歡喜。

趙玉林說洋州,金州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守好了。

小女子不說話,倒在他懷裏裝死,

這個情景讓他不禁又想起了陳曉敏來,鼻子酸酸的眼淚直冒,他用袖子掩麵去擦,卻是淚如泉湧,越擦越多。

五日後,趙玉林回到洋州,兄弟們都到齊了。

他帶著去了書院後邊的一處僻靜書房,趙玉林把他二哥趙玉江和兩位熟悉他新思想的采編也叫來同堂議事。

他說神威軍來到漢中的這兩年高速發展,隊伍一東一西的加在一起已經過六萬了。有些事情必須扯清楚,弄明白。

他問:咱神威軍究竟是幹啥的?

我們這樣拚命究竟為了誰?

眾人回答不一,有的說精忠報國,為了朝廷,有的說為了皇帝,隻有楊興運說保家衛國,為了黎民百姓。

趙玉林點點頭,給大家講張老先生的《宜賓晨報》上有許多有益的東西,大家要認真看,好好學。

他認為咱神威軍就是老百姓的軍隊,是為黎民百姓拚命,保衛國家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女就必須去死沒得公平正義,三綱五常這樣的老舊觀念得破。

趙玉林說完之後大家都愣愣的。

他繼續講:這就叫變革。

當下咱神威軍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事情,比如土改,男女平等的做事,各民族團結如一家,以及神威軍本身編成和官兵一致的軍紀等等,以後還會有很多。

這些變革有的立竿見影,效果很不錯,有的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真的不行,咱就大膽承認失敗,再找路子重來。

但是,社會在進步,就是要以不斷的變革來適應發展,故步自封隻能死路一條。

趙玉林要求各位兄弟,回去就按這個標準來選人用人,既不要那些誇大其詞的人,也不要那種因循守舊的人。書院和報紙要潛移默化的做宣傳教育,就是論事,實事求是。帶出一股新風尚起來,引導人們去追求變革,支持變革。

接著,他叫張琦將一個盒子拿過來打開,取出裏麵的信件讀起來。

日子變好點了,有的兄弟開始貪墨軍餉了;有的兄弟開始強娶媳婦了;有的兄弟老子天下第一,要當山大王等等等等。

趙玉林念一封就丟一封去火爐,直到最後全都進了爐子,化成灰燼。

他叫大家回去用好士兵會,細細整頓,該退的退,該還的還,一時辦不到的,交代清楚後都既往不咎,若下次再犯,必將嚴懲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