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使俞福明和馬靈兒上來了,又從漢中帶來一批物資和工匠。趙玉林叫他們迅速將流民組織起來鋪開做事,首要任務就是修溝修路,恢複鳳翔府的生產、生活,
馬靈兒告訴他陳宸終於懷上了,可開森啦。
趙玉林歡喜了,小姑娘有了寶寶後不會再天天纏著折磨他了。
但是,宜賓送上來朱從文的一封書信又讓他糾結起來,老朱像小女人似的,細細的回顧了他來到南宋的經曆,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眷戀和不舍,還請他代為照顧年幼的兒子,有交代後事的意思。
他懷疑老朱的身體出了問題,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了。
趙玉林想著也是有些時間沒有回宜賓了,打算將手裏的事情安排妥當後回去一趟,正好測試一下各級管事的自主能力如何。
次日,他帶著吳雨琦奔赴長安。
沿途的州縣已經全部收複,神威軍開始在道上設卡守候。
他給吳雨琦說要完成關中的徹底整治,事情還多著呢。打下一個地方不是簡單的進城住下就完了,衙門建立起來之後還要讓老百姓掙到錢,解決了吃穿住的問題才能穩定下來。
所以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呢。
他倆進了長安,老曹告訴他已經讓苗貴主持清剿殘餘蒙軍的事務了。當下最重要的是穩定長安的民心,正要派人去鳳翔找他呢。
老曹說這些金人太混賬,在蒙軍的皮鞭下生活就規規矩矩的,換了咱大宋的文治,反而整天來衙門搞事了,要吃,要穿的麻煩不斷。
趙玉林這才了解到,城裏的糧食緊張,老百姓跑到府衙來請願示威了。
老曹他們製置司的官員將這些收複地區的人口視為金人,這是錯誤的,都是大宋的子民呐。若是真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那和蒙軍統製中原有啥區別?
趙玉林說民以食為天,百姓沒得吃的肯定要找官府,必須解決好咯。
老曹說能有啥好辦法?製置司也是剛進來,兩眼一抹黑,辦事都還找不到北。繳獲的糧食都拿出來賑濟饑民了。
他指了指身邊的雨琦,告訴他神威軍的順風處早就在長安城裏活動,對這裏的情況就清楚多了,他建議首先將城裏分區、分街道、裏弄的細化管理起來。秩序不能亂嘛。
老曹立即點頭同意,就讓吳雨琦帶著有關各司行動。
趙玉林再給他講,咱們手裏沒糧,城裏的大戶手裏可是多的是糧食,等吳雨琦控製了城市,摸清楚情況之後先做肅反製霸的任務,將當初資敵投敵的奸人抓了,把他們的財產充公,這中間肯定能搜到一批糧食。
咱們把這些糧食都平價供應給百姓,城裏的糧食緊張程度就會緩解。
老曹對接管大城市還缺乏經驗,告訴他製置司上來時就隻帶了近兩百萬貫會子進來,拿到市麵上一用,老百姓個個都不認這個印花紙,把製置司裏的官老爺弄尷尬了,大罵百姓惹起騷亂,還是他帶兵去平息的。
趙玉林認為這個事情不全怪老百姓,哪有強行逼迫的道理呢?得慢慢來。
大宋的國土上肯定要流通使用大宋的錢幣,隻是那會子掉價太快了,老百姓肯定有抵觸的心理。
老曹兩手一攤,說他也沒得辦法,官家給他的就這個東東。
趙玉林給他講,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首先咱官府采購物資、用工什麼的全都支付會子,賣糧食和實物給百姓時也收會子,特別是征集民工時,咱用會子付出高額的薪酬,慢慢的老百姓就認可了。
老曹幹脆叫他來幹,還說幸虧打了兩家土豪,不然這衙門連買油鹽醬醋茶的銀錢都沒了。
趙玉林聽著笑了,問他真的就這麼寒摻了?
曹友聞笑嗬嗬的說差不多吧,端起茶碗請他吃茶。
在吳雨琦的組織下,長安迅速完成了最基層的掌控,順風處立即領頭開展鋤奸,一丟丟過去騎在老百姓身上為非作歹的家夥被砍頭做了肥料,隻是沒收起來的糧食,財產製置司就清理登記了好幾天。
宋軍在城裏設置起十處糧食發放處,還專收會子,老百姓這下樂了,那些屯糧企圖賺取暴利的糧商門口一下子沒了生意。
隨即,衙門招募組建城市保潔隊伍,將那些閑散無事又肯幹的人組織起來做清潔,打掃衛生,發放會子作為單日薪酬。
老百姓才開始慢慢接受大宋朝廷的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