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五年過去,大理國內部團結,經濟發展平穩,特別是外貿營收巨大,給了他們整頓兵馬,換裝新式武器的本錢,小皇帝有點頭腦發熱了,欲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高家和柴家因為馬湖江一戰被迫向小皇帝認輸,交出了權力,但是從來就沒有服氣,一直在鼓噪,找機會將失去的再奪回來。
當他們得知臨安的大皇帝要調馬湖的神威軍去仁懷堡平叛,就覺得機會來了。
因此,有了大理國在北部頻繁調動軍隊增兵,永善寨方向的大理軍隊已經達到三萬人之多。
趙玉林要去仁懷堡平叛,必須保證後方的安全。
他狸貓換太子,將各地府兵調進來,同時又將邊兵運出去。再到新市、永善走一遍,明確告訴大理小皇帝他的兵沒走,人還在這裏呢。
小皇帝問諸位愛卿:時下神威軍沒走,那趙棄兒已經聞到咱們要進攻的味兒,親自到邊界巡查防務,擺明了是給邊軍鼓勁,打氣。當如何是好?
他對麵的幾個人開始嘀咕起來,柴家人覺得奇怪了,神威軍為何還沒走?
有消息說那趙棄兒膽大包天,跑去殺了嘉定府的一眾高官,臨安的大皇帝還誇獎他,此人要等到何時才動手平叛?
高家雖然想報仇,然而上次被神威軍砍瓜切菜的一頓胖揍後一直心有餘悸,看到趙玉林還在永善、石門旅遊,心裏直打鼓了。
鎮南王本來不想打這一仗,一來那些地上的收入已經分了一大半歸他的王府,媳婦還是神威軍的妹子。不好撕破臉。
二來大理軍隊雖然進步了不少,但是要和神威軍這種敢和蒙軍死磕,老虎嘴裏搶食的強悍軍隊對壘,總覺得還是能量不足。
然而他哥有意將皇位讓給他,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跟起走。
這時,坐在小皇帝邊上的段小林開口了,他認為神威軍是在虛張聲勢,趙玉林走邊界巡視不過是要告訴我們他在那裏。
他給諸位長輩門講,趙玉林從來都是以實力說話,逮著就幹,不來虛的。如今親臨永善寨造勢,是在告訴咱們這仗不能打。
眾人驚奇的看著段小林了。
按理,他本來沒有資格參與這麼高級別的討論,但小皇帝喜歡他,有意要將皇位傳給鎮南王。
如此,他就會是下一個鎮南王。
盡管小皇帝知道,他這個侄兒最了解趙玉林,但是眼下諸位大臣,包括他的判斷都還不是時機。
因為趙玉林還在石門寨,永善寨轉悠,不可能不顧自己的安危,肯定對大理有防備。
所以廷議之後,大理立即向邊界發出了積極備戰,待命出擊的軍令。
趙玉林趕到瀘州之後,當晚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責令瀘州知府全力以赴,支援仁懷平叛,下令神威軍立即出發,拿下叛軍占領的複興場,取得平叛的前進基地。
隊伍立即行動起來,早已調集到瀘州的大小戰船很快去除偽裝,從隱蔽的河灣裏遊了出來,在江麵的薄霧掩護下向著赤水河浩浩蕩蕩的開進。
周平給他保證下午就可以去複興場吃茶,叛軍都是“碎碎”啦。
趙玉林瞪了他一眼,吼了句小心使得萬年船。
回頭,他吩咐張琦注意瀘州城裏的情況,這次平叛花銷大著呢,不搞點軍費回去如何給嫂子交差?
現在翠屏山的財務壓力大。
張琦秒懂,立即調撥一批熟悉瀘州兄弟撒開來。
中午,趙玉林領兵到了九支城,城主雖然接到了瀘州的討伐文書,卻以城小為由,拒絕神威軍進駐,張琦說隊伍快速開進,沒得後勤補給,兄弟們就難了。
這還用他說,趙玉林瞪了張琦一眼,問他這裏已經是叛亂地區了,不服調遣的該當如何處置?
這丫秒懂,立即帶著手下強行進城,抓住城主以延誤軍機的罪名當即砍了。
趙玉林走進衙門坐下,告訴他們,從今天起,神威軍拚命換來的土地,必須由咱們自己當家做主,誰要有不服就立即滾蛋。
李雲清給趙玉林報告,他和寶文立已經化妝過去偵查過了,叛軍純粹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完全就是被苗王手下的神棍蠱惑起來的,他們神奇的認為有神靈保佑,可以刀槍不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趙玉林說那就給他們來個狠點的,將他們打醒了。叫他們曉得:鍋兒絕對是鐵鑄得。
兩個主將立即領著身邊兄弟幹活去了。
他叫張琦記住,不管走到哪裏,隻要站在百姓一邊,為百姓做事就沒錯。趕快將九支的衙門給他清理幹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