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都是一家人(1 / 2)

曹友聞搖搖頭說夠了,馬湖的溫泉很養人,他都不想走了,但還是要回去。

趙玉林告訴他已經交代關中,給驪山大營送去良馬五千,新兵兩萬,還需要些啥?盡管吩咐。

老曹滿臉笑容,已經很感激了,連說不用、不用,他自己回去打理。

趙玉林說他擴建了嘉州軍器坊,明年開春這邊造出來的新式投石機、鐵桶炮全都給他,再配上一千架新式神臂弩。

曹友聞驚喜的瞪大了眼睛。曹友涼更是開森的大喊多謝玉林兄弟。

趙玉林擺擺手,說是他不好,當初就該將武器送給大將軍的,隻是覺得兩軍製式和訓練作戰不同,耽誤了大好時機。

老曹說不怪他,這次回去就按照新軍的編成進行整軍,包括建立士兵會,和神威軍一樣的發餉。

他隻建兩個萬人隊,一個萬人騎兵,要將他們訓練成為戰無不勝的精兵。

趙玉林覺得老曹變了。

他很開心,陪著老曹三弟兄喝了個高興送他們上船。

曹友聞看到他一直在碼頭上不走,自己也是站在船尾直到看不見碼頭才進船艙。

曹友涼十分高興的說:他就曉得玉林兄弟耿直,咱們還在修養,人家就把兵馬送過去了,還要配上新式軍器。

老曹直到現在都還高興的暈暈的沒有想明白,為啥趙玉林變得如此幹脆,豪氣。過去要他的兵器,那是很難很難的哦。

曹友萬打開船艙裏的一隻箱子,裏麵全是千裏鏡,足足有好幾十隻呢。

老曹更加驚奇了。

他的隊伍裏就隻有他才有,還是趙玉林在打秦州時送給他的。

曹友涼告訴他們,神威軍五百人以上的統製官都有千裏鏡,這是給咱們的隊伍上配的,都是一樣的。

曹友萬拿起一支千裏鏡眺望,嘖嘖稱奇的感歎說為啥人家要打勝仗嘛,有這寶貝在手,遠遠的就瞧見敵人啦。

老曹撫摸著一支支千裏鏡說必須保管好了,人人須發誓保證。

這些東西趙玉林都無私的拿出來,他是想到經此一役之後,兩支隊伍的血液已經流淌在一起,大家已經真正成為一條戰壕裏的兄弟。

若是再刻意分開,兄弟們反而有看法了。

曹友聞趕到成都,製置司丁大人在琴台設宴款待他。

老曹十分感慨的說這次大難不死,全仗宜賓的玉林小哥兒,不然他們三兄弟就要命喪洛陽了。

丁大人聽了老曹介紹洛陽征戰的艱險之後也是歎息不止,想不到那天殺的北蠻竟然慘無人道的製造無人區,害死了咱那麼多優秀的大宋兒郎。

老曹問他,為何成都的街道上那麼多的乞丐?他在宜賓、嘉州就很少看到。嘉定府他是去過的,在碼頭休息打尖的時候還嚐了翹腳牛肉,人家的街道都是幹幹淨淨的,就沒看到成群的乞丐走來走去。

丁大人苦笑著說別看成都沒有經曆戰亂,可是課稅沉重啊,他到現在還沒有收齊今年的賦稅呢。

趙家小哥倒好,一口氣斬殺了貪官,沒收了他們的髒銀之後就輕鬆完成任務了,叫老夫怎的是好。

嗬嗬,趙玉林要是曉得丁大人這樣鬱悶起在,怕是也要鬱悶起。感情他懲治貪官,給百姓減輕負擔還讓老爺子不舒坦了。

曹友聞這才體會到啥叫積重難返,堂堂成都知府,製置司正使,竟然守著富饒的天府之國束手無策,更別說那些貧瘠多災的路、州官員了。

他可是聽說有的州縣為了完成賦稅,已經加收到十幾年、幾十年以後了。

老曹吃了一口酒,有些自責的說都是他自己不好,當初要是多聽聽玉林小哥的,也不至於將幾萬兄弟葬送了,損失的兵馬軍械要多少銀子才換德回來啊。

丁大人卻不愛聽了,說曹公由何別自責,那可是臨安朝廷在調度,是官家的旨意。

是下麵的臣子推諉扯皮,執行不力才釀出的禍事,那兩淮的全字采、趙範,荊湖的史家不服君命就難辭其咎。

看吧,官家肯定會責罰這些懦夫的。

這些爛事,老曹已經不去想了,他立勸丁公以民為本,寬限百姓的稅賦,切勿因為賦稅激起民變,那就得不償失了,大宋會更加艱難。

兩人相互好一番祝福之後,曹友聞告辭離去。

這頓飯也是很有些收獲,丁大人就將老曹的勸解聽了進去,嚴令各州縣不得增加百姓負擔,倒是讓那些辛辛苦苦的種地人留下了些餘糧,稍微的鬆了一口氣。

他安排轉運賦稅,給臨安朝廷書寫奏章,川蜀之地已經承擔了朝廷近半數的賦稅,決不能再加了,否則激起民變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