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清出發了,趙玉林在馬湖江遴選了三千人的骨幹讓他帶走,叮囑他穩紮穩打,一步步將康定州建立起來。
送走雲清,趙玉林接著去軍營和三縱的兄弟們議事,魯有朋已經和這幫兄弟交流兩天了。
趙玉林給他們讀了軍師的遺書,表揚他們說三縱敢打硬仗,沒有一個是孬種,都是好養的。
他宣布重建第三縱隊,新建第三、第四守備縱隊,所有將領都提了一級。唯獨都百越認為自己罪責難逃,站著請求處分。
趙玉林說他既然明白了軍師的苦心,曉得自己犯下的錯誤,就留下來主管翠屏山軍營,現身說法的做好軍事訓練,為咱神威軍後繼有人培養苗子。
都百越鄭重的給他敬禮,保證完成任務。
他招呼老魯一起,帶著兄弟們過江去北塔祭掃軍師陵墓,要求兄弟們保持定力,堅信一定能打敗蒙軍,完成國家的統一。
隨後,由新任第三縱隊隊長顧山領著這幫兄弟出發回關中。
軍船順流而下走荊州,將士們一直等到看不見碼頭才走進船艙。
劉啟光對著大家夥讚歎:真想不到咱神威軍的主帥如此年少英俊,如此開朗豁達。如此平易近人。
眾將立即笑嗬嗬的說才曉得啊,咱三少爺的優點還有很多啦。
此次提拔將校,顧山連升三級,以副縱隊長職務主管三縱。劉啟光的民軍直接編入三縱,自任副總隊長,也是主管一個總隊。
趙玉林給他說,所謂家族,山頭要看真實情況,不能簡單的以姓氏論,隻要公開公正,秉公辦事,任人唯賢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劉啟光非常感激趙玉林,還是主動要求將自己的堂兄、堂弟調離本部,發誓決不搞山頭主義。
顧山見他還在愣神,問想啥呢?
還在想咱少爺嗎?
應該好好開動腦子,想想如何管好自己的兵了。
眾兄弟又是一通哈哈大笑。
顧山沉重的說,這次三少爺沒有批評處分咱,並不是我們沒有錯,咱們信念不堅定,急於建功跟著曹將軍走洛陽就是個天大的錯誤。兄弟們掰起指頭算算,咱神威軍十幾個縱隊,哪個縱隊不聽招呼?
跑出關中了?
船艙的兄弟一個個神情黯淡下來,沒了聲音。
他接著說:回去大家夥要好生總結戰鬥經驗,抓緊練好新兵。咱們可是鳳凰嫂子帶出來,不能給嫂子丟臉。
這些兄弟一提到火鳳凰,立馬來了精神,大吼“殺敵報國,死而後已。”
趙玉林已經回到自己的書房吃茶寫字了,哪曉得顧山這小子還在做思想教育。
魯有朋進來笑嗬嗬的問他,哥兒看重顧山呐,這小子腦子靈活。
他曉得老魯的意思,顧山從一個大隊長躍升為主管一個縱隊的將領,的確拔擢得有點快了。
但是,他就是要給兄弟們樹立一個榜樣,那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有勇有謀打巧仗。顧山領著的這幾千人可是硬仗,巧仗都打過,還將人馬原原本本的都給他帶回來了呢。
趙玉林笑嗬嗬的說是年輕了一點,咱們當初起事時不也都年輕過嘛。
他叫老魯將翠屏山的指揮機構建立起來,讓寶文立在新市前沿一東一西的掌控著神威軍的後方基地。
老魯告訴他,張琦已經走了,翠屏山也是夠得他忙。
趙玉林往他茶碗裏續水,說不是還有曲正陽嘛,緊要時刻還是可以頂上的。可以讓他幫著跑跑仁懷那邊。覺得累就歇著,養好身體守著咱神威軍一統華夏江山。
老魯笑嗬嗬的說他已經很滿足了,看到少爺將碼頭上的幾百叫花子發展成為如此強大的新軍,好幾次夢裏都在笑呢。
趙玉林說往後的事情還多著呢,神威軍走到哪裏,順風處就要延伸到哪裏。甚至必須是超前的布局,不然他就成了聾子、瞎子。
老魯不在閑扯,問趙玉林如此這般的交代,這是要去漢中了嗎?
趙玉林點點頭,說江水越來越小,得啟程了。走旱路太耽誤時間,他打算下荊州,順著漢水去金、洋州。
魯有朋告訴他,這次咱直接在嘉州駐軍三千,開創了神威軍不出翠屏山的先河,朝廷肯定要關注了。
趙玉林點點頭,說顧不了那麼多,咱們不是在仁懷堡也駐軍了嘛。
下一步就以他這個指揮使的名義將眉州、新津的官軍吃下,換成咱們神威軍。他擔心蜀地負擔太重,民心不穩,出了亂子後水路不通,影響神威軍的物資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