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趙玉林和火鳳凰一起去府衙開會議事。
興元府的官吏們聽說趙玉林回來了,一個個擔心挨批評,被撤職、摸屁股,早早的端坐在議事大廳裏。
高稼見他和鳳凰到了,親自迎到主位上坐下,侍女立即給他上茶,弄的趙玉林有點不適應了。
這個禮遇有點高了嘛。他不就是個製置司副使,神威軍的指揮使嘛。
高稼簡單寒暄兩句後就請趙玉林給大家訓示訓示。
他馬上說,如今已不在興元府就職,談不上訓示,就和諸君一起議一議當前的局勢。
他告訴大家:第一個是咱們和蒙軍的征戰進入了相持階段。
蒙軍雖然勢力強大,但是他們八方點火,四下征戰,兵力分散後讓咱西北軍抓住機遇還他一棒槌,咱們不但拿下了關中,還將手伸到了河西。
眾人聽著他風趣的講話樂嗬起來。
趙玉林接著說:但是,咱們川陝製置司畢竟就這麼大塊地方,兵員稅賦不足以再支撐更大的戰爭,守護更大的地方,咱們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發展,積蓄力量再和蒙軍鬥。
第二個是咱大宋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當前,蒙軍雖然在咱們這裏沒撈著好處,沒撿到便宜,但是他們在東邊卻是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這個情況有蒙軍勢力強大的原因,和臨安朝廷的方略也有關係。我等做臣子的看到了也無法挽救彌補,必須服從朝廷的大計。
第三個是咱們該如何做呢?
他一邊看著老高和現場諸位官員,一邊端起茶碗吃茶休息起來。
洋州通判問,時下百姓的賦稅很重,繼續加稅已經難以為繼。咱們何不退出一些沒有收益的貧瘠之地,縮小防禦範圍精兵,減少軍費開支不就容易度過困難時期了嘛。
趙玉林點點頭,不做評論,示意大家繼續獻計。
書院來的學子代表洪生起來發言,他不同意剛才通判大人的看法,祖宗的國土淪陷、丟失的太多了,咱神威軍好不容易收複回來,決不能輕言放棄。
他告訴在場的諸位大人,咱們學子可以少吃一頓飯,少穿一雙鞋,省下來保證軍用也要守住大宋的神聖國土。
趙玉林和高稼聽著很受用,帶頭為他鼓掌。
南鄭縣令遊顯中接著說,軍中已經在安排屯田墾荒,生產自給。高大人也可下令興元府自上而下開源節流,精簡走卒,壓縮公事雜役開支。再發布公文鼓勵百姓興修農田水利,多打糧食保軍供,共同應對困難。
這回,輪到老高給他的下屬鼓掌了。
趙玉林說他要講的就是這一點。大宋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神威軍保家衛國,拚死戍邊,絕不輕言放棄。咱們治理州縣的諸公就要開源節流,想方設法保障後勤。
他指了指後排幾個書院來的學子,笑著說不用大家餓飯,也不用光著腳讀書,能節約的咱們一定要節約。省下一根線頭,不浪費一粒糧食,積水成淵,聚沙成塔,就能做成咱們做不了的事情。
高稼聽著也是情緒激昂,當即安排了春耕、春灌的事情,眼見著就快到清明放水了,要府衙的官員們下去督促辦實事。
跟著,他又交代稅賦官員要逐一清查、核實商家的稅賦,做到應收盡收……
大宋州府一級的議事會能開出這樣的效果,絕對算得上是奇跡,整個興元府迅速的行動起來。
趙玉江告訴他,在翠屏書院的主持下,他們對將近四千個常用字進行了簡化,現在新製作的應刷機,其字模小了近三成,同樣大的一張報紙增加了將近三成的排版量,也是在為朝廷節約做貢獻了吧?
趙玉林笑嗬嗬的說那是當然了,這樣下來,報紙的宣傳力量得到加強,成本還沒有增加,是件大好事啊。
趙玉江還告訴他,打算將報紙的版麵改小,刊登文字精煉的文章,直接省下紙張,增加報紙的發行數量,在不增加發行費用的情況下的宣傳效果更好。
趙玉林給他二哥豎起大拇指點讚。
呦嗬,這個木魚腦袋的二哥跟他來漢中後潛移默化的學習,感染,腦袋變得好使多了嘛。
很快,關中、漢中開源節流、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的做法就見報了。互通消息之後,嘉州的《翠屏晨報》加入進來相互轉載,編輯評論,進一步宣傳神威軍的屯墾和各地府衙厲行節約,籌集軍資的做法,神威軍控製著的所有州縣都動了起來。
漢中在高稼的帶動下都在忙碌,搶修溝渠水路保農田灌溉。上上下下掀起了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教育,就連寺廟的主事都將功德箱裏的香火錢拿出一部分來送到衙門,支持軍隊守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