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道結果的比賽(1 / 3)

來湊巧,格裏曼迪就曾經麵臨過比較嚴重的逆足腳問題,而且和尤墨一樣,都是右腳全能,左腳連短傳都經常做不到位。△¢,

那麼問題來了。

由於大腦的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右腳型選手在做動作之前,指令從左腦發出後需要經過右腦的傳遞才能到達右腳,而左腳型選手不需要這麼麻煩,隻需右腦——左腳即可。

多一道傳遞過程自然會在動作頻率與精準度上有所體現,這也是同檔次的運動員中,左腳型選手往往比右腳型選手技術更優秀的重要原因。同樣,由於神經反射弧極難改變,左腳型選手很難練出右腳,右腳型選手相對來難度要低的多。

對於一名中前衛而言,存在嚴重的逆足腳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動作的選擇麵,反應在場上就是很容易被針對,最終導致處理球效率低下,威脅程度大大降低。

那時的格裏曼迪剛剛進入職業俱樂部不久,年齡是16歲,與尤墨相比雖然了歲,但場上位置不同要求也不同,逆足腳問題帶來的影響也差距甚遠。

身為中鋒,武器除了腳還有頭,隻要搶點風*騷,射門勁爆,進攻組織中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一樣可以踢的風生水起。

後腰位置可是球隊的攻防樞紐,視野再開闊也容易被巨大的左右腳差距影響,最終導致球隊的整體進攻像缺了條腿一樣難受。

“首先是心理因素必須克服。”

完之後,格裏曼迪生怕對方不夠重視,於是詳細解釋了一番。

這第一條看似簡單,實際上關係深遠。

心理影響往可能隻是別扭,不習慣,往大了會像心理陰影一樣。甚至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

任何一名能在五大聯賽中站穩腳跟的足球運動員,都是經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才能達到當前水準的,因此無論左右腳多麼不均衡,從菜鳥到高手這一過程身體都會忠實記錄下來,不至於在練習逆足腳時仍然像個菜鳥一樣進展緩慢。

認識到這一點,在訓練與比賽中因為逆足腳問題出醜才不會讓人望而卻步。

隻有相信。才能堅持,唯有堅持,方能見效。能建立起這樣一種良性循環,逆足腳練習才不至於半途而廢。

“我的問題和你不一樣,我是右腳帶球都讓人看不下去,於是索性放棄拿球突破的可能,一停一傳,一接一射,極少有拿球擺脫的時候。”

尤墨聽的很認真。回答的同樣坦誠。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目前的右腳帶球技術連五大聯賽角色球員的水準都達不到,想立足自然需要揚長避短。

身體素質,創造力,意識,這些武器不但在最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憾,反而讓人防不勝防。

畢竟常規的東西大家都心知肚明,時不時整些夭蛾子出來的家夥實在讓人心生無力!

“是的。帶球突破是腳下技術中最繁瑣的部分,需要不斷地發出指令。繼續動作或者糾正誤差,並根據對手的狀況隨時準備變化。以我的經驗來看,短傳與發力射門是逆足腳訓練中最容易掌握的,長傳與弧線球射門次之,停球與帶球突破是最難練的。”

格裏曼迪臉色愈發鄭重,聲音也放緩下來。仿佛正在進行的討論會對彼此的職業生涯都產生重大影響一般,一句一頓,字字有力。

尤墨沒有繼續發表看法,他看出來對方嚴肅認真的態度了,於是洗耳恭聽。

“照我。既然你連右腳都很少拿來帶球突破的話,那剛好,把左腳的基本訓練補上之後,左右腳一起練!”

“相比於右腳已經步入技術成熟期之後再練左腳,你的狀況不定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優勢!”

“在我看來,腳下技術不夠細膩往往是身體的節奏感欠缺影起的,而兩隻腳分工太過單調則是引起身體節奏感欠缺的重要原因。想想看,永遠是左腳支撐,右腳觸球,那所有的動作都隻能在身體右側用右腳完成,一旦對手早有準備,那可以做出的選擇也往往在對手預料之中。”

“當然,這些隻是基礎,想要更進一步,隻是左右腳均衡並不足夠。那些世界頂尖的巨星們雖然有不少都是左右腳差距很大的,但這往往意味著他們的利足腳太過優秀,遠遠超出常人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