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話完,所有聽眾迅速忽略了其它內容,目標簡單直接。
巨大的優勢?
真的假的?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後,帕特*萊斯先忍不住問道:“你解釋的很透徹,但有一點我仍然不敢確認。難道以他目前的年齡來,腳下技術仍然有很高的上升空間?”
這話一出口,連一貫缺乏表情的博格坎普都一臉關注地瞧著格裏曼迪,更不用滿臉難以置信的尤墨了。
老頭兒的問題確實非常關鍵。
對於絕大部分職業運動員來,腳下技術這種東西在0歲左右就已經基本定型了,以後若有提升也隻是打鬧,不注意的情況下壓根看不出來。
尤墨雖剛滿19歲,還有點盼頭,但受限於過低的起點,即使有進步也難堪大用。這幾乎已經形成定識,讓所有人都覺得是賦所限,僅此而已了。
難道逆足腳訓練不但能改變一隻腳踢球的習慣,還能從根本上改變所有人的看法?
已經擁有一堆秘密武器了,難道還要繼續增加常規武器?
這樣下去還得了,英超vp?不,金球獎,世界足球先生還差不多!
“是的,在我看來他不是練了之後沒有長進才放棄的,反而是因為沒有去練才停留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線上。”
格裏曼迪給出的答案讓所有人瞬間目光集火當事人。
尤墨緩緩地點了點頭,心中的震驚難以言表。
是的,從接觸足球開始,他那超出常人一大截的身體素質就成了bug級的武器。在野球場上耀武揚威,無往不利。這種狀況下他即使有補充基礎訓練,也有球感練習,但目的隻是為了增加原有武器的威攝力,壓根沒打算用個人突破這種東西來添油加醋。
畢竟足球場上進球決定一切,隻要能進球。無論是野球還是頂級聯賽,成就感同樣滿滿。
認識盧偉之後,被虐是必然的,被虐之後再回頭練習個人突破也完全不可能達到對方的水準,遑論超越了。如此一來,一直缺乏練習的東西被徹底擱置,甚至連盧偉也覺得他這方麵缺乏賦,練這些不如強化原有武器的威力。
進入專業隊之後,他那遠遠落伍的腳下技術雖然因為專業訓練有所進步。但專業隊畢竟是專業隊,裏麵的家夥個頂個的腳下技術比他好。那時的他身體年齡才1歲,按理這種情況下從頭開始也不遲,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然。
從最初的全興少年隊開始,他就麵臨著嚴峻的比賽任務,哪有時間供他慢慢磨煉腳下技術?
進入國少隊之後,狀況愈演愈烈,差距也越拉越大。拿了冠軍更是讓他身上籠罩了分量十足的耀眼光環,個人技術方麵的弱勢也因此被忽略。連他自己都認為隻要隊伍凝聚力足夠,他隻須扮演終結者角色就好。
三年的巴西留學讓他的基礎球感獲得了長足進步,但指望他帶球突破的戰術意義在那支球隊中簡直不值一提,於是本該被重視的東西繼續擱置,一晃就到了成年隊。
身為主教練,朱廣護在這個階段的不作為是要負一部分責任的。不過老實話。老朱和盧偉的看法差不多,同樣覺得他腳下技術提升空間有限,刻意練習不但不討好,也不太能跟上隊友的節奏。
在德國的第一年,語言學習。足球風格學習,戰術意識學習,這些東西占據了他的大部分精力,相比之下有球訓練還不如之前在巴西練的多。第二年狀況有所好轉,可球隊高歌猛進的狀況讓他絲毫不敢分心,即使有心提高自己的全麵性,也苦於空有想法沒有機會實施。
一晃就到了現在。
難怪會在個人突破後覺得巨爽無比,原來這麼些年一直都沒機會好好練過!
“真讓人想不到,我就你在空中時球感比在地麵時好的多,原來是這麼回事!”
帕特*萊斯驚訝之餘來了這麼一句。
帶球突破這種訓練是青少年時期的常備課程,進入成年隊之後極少有主教練會專門安排這項內容。尤墨的特點如此明顯,是人都瞧的出來,溫格更不會揚短避長,指望臨時抱佛腳的個人突破來出乖露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