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一身青衫,素淡地坐在椅子上,半灰半白的頭發半披散著垂在肩頭,和名字中唯我獨尊、專斷橫行的霸氣不同,他本人的氣質卻內斂之至,毫無半分外放的鋒芒,連深邃的眼眸都是猶如寂夜寒星般吸引人,而非銳利逼人的。
他抬頭看向朱無視的時候,雖麵無表情,卻不怎麼嚇人,像是一個落拓和善的教書先生。
但就是這副外貌氣質,卻令被朱無視內心微微驚訝,哦了一聲。
這已經是海納百川、藏鋒集元之相。
同修吸人內力的武功,吸功大法比之吸星大法還是好在有梳理氣息的方法。朱無視可以任意汲取他人內力,已至數千年之多,而這也不過是二十年前的水平。
若他還願意的話,這個數字可以在這數十年間增加十倍百倍乃至於更多更多,但這樣的量的增加完全是沒有意義的,隻是能讓朱無視的持續作戰時間增加而已。
耗費這樣大的功夫,最後也不過是等同於先天境界中的“氣力·周天不息”罷了。
這樣的假先天,自然更比不過古三通精純無比的“精力·金剛不壞”境界。
自此一役,朱無視總算知曉自己的道路之錯漏。
他雖然天資不佳,幸好意誌力足夠堅強,這下便放棄了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以數十年的努力梳理經脈、導氣歸心,終於達到先天境界中的氣力之花“周天不息”,並以天下各門各派武功參考,悟出屬於自己的武學道理所在,達至“神力·六識通明”的境地。
甚至還更進一步,將氣力神力水火相濟,終至“氣神·武道元神”水平。
武道元神者,既將自身內力淩空而去,寄托他物,隔空操作,如意隨心,甚至令物質變化,虛空相生,幹涉現實。
而朱無視所選擇的元神寄托物,正是他護龍山莊門口的那一座玉石大龍。
隻要在那個位置,將元神與大龍相合,自成真龍天子之氣象,當即就是翻雲覆雨等閑間、驚濤駭浪起自我,大勢一成,一發不可收拾,自信就算是大宗師親自前來,自己也未必會輸!
其實李尋歡也是走的這條路子,隻是他雖達到了氣力神力的小三合境界,卻終究沒有踏出兩兩相合的一步。
他所選擇的元神寄托之物,應該在那柄飛刀上。
至於任我行——當年的任我行畢竟是一代教主之身,其實比同時期的朱無視更勝一籌,早已達到了周天不息境界,武功境界更高得嚇人,也到達金剛不壞的水平,隻差一步就能兩兩相合,達到大三合中的“先天罡氣”。
但無奈吸星大法自有缺陷,失了吸功大法之中導氣歸流的法門,以至於其時的任我行內力混亂,經脈受損,反噬自身,根底到底欠缺,也隻能止步於此了。
當日的任我行,水平和如今的李尋歡相似。
都是成了小三合中的兩步功夫,卻未曾兩兩合一。
事實上,這也是李尋歡一出手即技驚四座,打得向問天、唐玉等人瞠目結舌、望而生畏的原因。這樣一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青年,居然和任我行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怎能不叫他們敬畏?
不過這份水平,也並不放在現在的朱無視眼中。
憑著吸功大法優於吸星大法的特性,任我行這個“同道前輩”,在他看來也不過是塚中枯骨罷了。
但今日一見,他卻發現任我行的氣質大為不同,雖境界未曾提升,卻少了昔日的種種缺憾。
吸星大法,吸星大法——好啊,這家夥真正將自己的光星全吸到了體內,一切內斂,氣力皆去,神意不在,成了個黑洞洞、深暗暗的無光所在!
這正也是解決了“吸星大法”的缺陷,突破指日可待,而以任我行所行道路,應該是“精氣·先天罡氣”。
不過既有了這路子……他要北冥神功又有何用?
在朱無視審視任我行的時候,任我行也審視著朱無視。
鏟除魔頭不敗頑童古三通的鐵膽神侯出名的時候,任我行也還在日月神教教主的位置上,自聽過這個後起之秀的名字。
事實上,任我行雖未和朱無視打過交道,卻見識過古三通這個桀驁不馴的狂徒。
大明朝的江湖畢竟就這麼大,古三通立誌挑戰天下高手,來回來也就那麼幾個選擇——他自詡不如張三豐,又小覷左冷禪,尋不到風清揚,這三位並未交手,一路苦尋下來,依次勝過了武當衝虛道長,峨眉獨孤一鶴,薛家莊薛衣人等等人物,之後與如日中天的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交手,卻是個不勝不敗的平局。
當年的任我行,武功尤勝古三通一籌,但是吸星大法的憂患未去,不可久戰,否則體內雜亂無章的內力作亂造反,立刻叫他生不如死。
一番酣戰,兩人都發現了這點,其實古三通依靠著金剛不壞體,本是可以拖時間取勝,卻又自覺不夠痛快,於是脫身而去。
這一戰既叫任我行倍感屈辱,又令他清醒地認識到了吸星大法的缺憾,同時還令任我行對古三通此人頗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