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深處,飛速墜下的鳩摩智發出無聲怒吼。
此前在天龍寺中,鳩摩智已見過了六脈神劍的神威。
如果說火焰刀乃是他自蓮花生大士洞開十方光明世界中引出的天外之火、界外之刀,那麼六脈神劍就是貨真價實來自物質世界九天之上的霹靂神鋒。
這確實是勝過火焰刀的神功絕技。
當年大理初代皇帝段思平正是得了這六道劍氣、劍形、劍罡、劍意、劍煞、劍靈,方能仗之橫行天下無往不利,建立大理國而成一代霸業。直遇到當時同樣天縱奇才,號稱“一根盤龍棍,打遍天下八十一軍州”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方知世間能人輩出,自己雖得天幸,卻不可奢求更多,於是一代雄主退守大理,偏居一隅。
沒料到這六脈神劍乃是天成劍氣,而非某種武功,特殊之處超乎世人想象。
當段思平死後安葬,六脈神劍居然並未隨之一同煙消雲散,不複存在,而是鑽出體內,四處揮灑,以劍中凶銳萬分的殺意煞氣將方圓十裏化作常人難以越過的森羅地獄。
段思平的後人建立天龍寺,旨在以高深佛法封印鎮守六脈神劍,後代皇帝常施仁政,並日夜供奉,以慈善之心侍之,方能收束六脈神劍的劍氣。後代之中,偶有天資卓絕之輩,方能駕馭其中一道,卻萬萬不能真正熟練運用。
鳩摩智聽聞此說,貪心一動,立即前往了天龍寺,請求一觀六脈神劍。
天龍寺自然是能人輩出,可惜當世稱之為“九陰五絕”之一的南僧一燈隱居未至,否則將不會任由鳩摩智囂張狂妄。隻因這位一燈神僧同為小三合圓滿境界,以其深厚功力,將完全能夠駕馭半數六脈神劍,這已足夠應付火焰刀。
但一燈不在,天龍寺一役所發生的事情,便和李忘塵前世所知劇情大差不差。
鳩摩智以一人之力,獨戰小三合得二境界的枯榮大師率領的五位本子輩高僧,六人為抵禦這吐蕃惡僧,請動寺中供奉的六脈神劍,一人運轉一脈,形成了六脈劍陣,雖小勝了鳩摩智一籌,卻被他耍賴再來一場。
到了第二戰時,鳩摩智已看出六脈神劍劍陣之間的破綻,眼看就要勝過,卻不料反被枯榮同樣耍了滑頭,將六脈神劍全數注入當時前來治療傷勢的段譽體內。
段譽也經此,成為段家史上第二個駕馭完整六脈神劍之人。
他當時已施展了一次六脈神劍,威能已蓋過鳩摩智一籌,若非當時自己念頭不純,功力未能持續不斷,一時留手,鳩摩智被他困住,再加之虎視眈眈的枯榮五本,這位雄心勃勃才高誌大的吐蕃國師,就要交代在大理國天龍寺中。
段譽留手瞬息,被鳩摩智抓住機會點了穴道製住。
但大輪明王也受傷頗深,忌憚枯榮五本等輩救下段譽,自己將陷入永不翻身的境地,立即轉身奔逃,一路思索著提取六脈神劍的法子,一邊前往下一站姑蘇慕容燕子塢。
如此才到了今日,沒想到又挨了一記六脈神劍,而且絕無半分留手。
原來段譽一路久見鳩摩智惡行,早知道這看似寶相莊嚴的和尚乃是個大惡人,加之王玉燕容貌與無量玉洞中的神仙姐姐相似,李忘塵用什麼神仙邪魔的話語騙天下九成九的人都沒有效果,唯獨對他乃是對陣下藥,令段譽真真正正全力爆發自己的武功。
鳩摩智這一下被深深砸入水底,隻覺得全身力量都被劍氣牢牢鎖住,掙脫不得,就宛若常人被困在巨石上落水一般,若無法先解開與巨石之間的束縛,怎麼也遊不上去。
“段譽,天龍寺,慕容複,燕子塢,花無缺,移花宮……”鳩摩智心中默默念著幾個名字,心中戾氣如火般旺盛,麵上卻無甚表情,隻是運轉功力,慢慢將體內的劍氣清楚幹淨。
他這般境界,早已可以轉為內家呼吸。
過不多時,太湖中央轟隆一聲,炸開無數的水花,一道身影從水中一躍而起。全身雖在水中浸泡,但出水的瞬間,即被內力蒸幹烘焙,衣衫不濕。
鳩摩智足尖一點,虛空中一道氣流以肉眼可見的波動震蕩,他已飛震而出,轟隆一聲再次降落在曼陀山莊。
但見這曼陀山莊,早已是一片廢墟,各種各樣的建築房屋,滿島滿山的山茶花樹,俱被火焰刀與六脈神劍毀滅殆盡,化作常人眼中不忍直視的所在。
自然也已經人去樓空,空空如也。
鳩摩智早有準備,隻是麵上不自然地抽動一下,隨後左右觀之,卻從廢墟之中,瞥見了一本書籍。
他上前一步,揮袖炸起廢墟,但見內部卻露出了滿地的書籍。
“嗯?這是何處,怎會有這般多的武功秘籍?而且遍曆名家,各門各派的武學精要,都在其中……”
鳩摩智翻看了幾本書籍,麵露驚訝神色。
他自然不知道琅嬛玉洞的根底,隻好猜測這莫非就是還施水閣,慕容家竟然如此大方,將此地設在曼陀山莊,而非參合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