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陷阱與戳破(1 / 3)

夜深了。

臨安府的街頭巷尾,漸次響起了更夫的梆子聲。

寂靜漸漸充斥在這座龐大、繁華、美麗的城市,像是一雙情人的溫柔的手,撫平白晝時留下的煩躁不安。

先是滿天星月的光輝灑落,點點滴滴、細細碎碎地照耀前路,順著青石板磚形成一道彎彎曲曲的光路,細而長,像是水麵上的波光和漣漪。

然後風從很遠的地方吹來了,像是唱著悠悠的挽歌,若有似無輕飄飄地沿著道路前行,忽然一個拐角,呼嘯進狹小巷道。

在這條巷道的左邊,是一座占地又大,裝飾又富麗堂皇的大宅院。

風注入了這條巷道,會碰到牆壁,然後倒卷回去。

這本來是非常常見的事情,而且前麵湧去而倒卷的風,會再度碰上身後緊隨而來的風,風和風相撞,還會產生一種“嗚嗚”聲。

今天這股風卻並不常見。

因為有“不同的東西”,跟隨著風進入其中。

沒有人能聽到風聲中混入的布料鞋底輕盈踩上地麵的聲音,那像是雪從一根枝頭落在另一根枝頭。

斜背長刀的黑衣人一閃而去。

李忘塵在落入小巷的同時躍起,腳下與地麵接觸的時間大約是不到十分之一個呼吸,整個人已像是條飛竄的蛇一樣鑽進了牆院內部,而發出的聲音更比蛇擺動尾巴時還要輕,還要柔。

他落地一滾,身子埋在草叢之中,就在他三丈之近就有一名高大的護院,體格壯碩,肌肉結實,手持齊眉棍,整個人站得也跟手裏的齊眉棍一般筆直。

站得的樣子是夠氣派,但顯然什麼都沒有覺察。

若在平時,李忘塵一定會和這護院老兄開個玩笑,即便做個隻有自己知道的鬼臉,也夠他樂上一陣了。

但今天還是不同的。

——畢竟是“生意”開張之日。

沒有半分得意和分神,李忘塵全心全意地進入玄武定心法,心神沉澱在生死之間的曖昧不清境界。

依次調整身體的各類感官,閉上眼睛、收斂觸感、喪失味覺、放棄鼻嗅,李忘塵全身心霎時間被黑暗與空白這兩種截然相反但一體同胞的感受包裹。

——而舍棄的四種感官,將全力推動著聽力達到極限。

世界安靜了一瞬,又變得比之前熱鬧宏大精細了千萬倍,有風聲、笑聲、說話聲、腳步聲、嬌喘聲、碰撞聲……方圓數裏範圍的一切風吹草動紛至遝來,卻並不會嘈雜到影響判斷,反而被處理得條分縷析,清楚明白。

整個過程一如江河彙入大海般無聲無息,再是洶湧狂猛的信息之流,在進入洞開先天神力大門的大腦時,也顯得平靜而毫無波瀾。

不隻如此。

仰賴於先天境界奇妙玄異的能力,李忘塵聽到的不隻是聲音,他能“聽”到色彩,“聽”到質感,“聽”到氣味。

種種難以言喻的感受,拚湊出如親臨現場般的奇妙體驗。

大腦中在一瞬間閃過多副畫麵,其中有少爺與丫鬟偷偷歡好,也有打著哈欠數這個月發下來的銀子的門童,當然還少不了家丁們討論著青樓姑娘們的笑聲。

數十副、上百副栩栩如生的畫麵,在李忘塵的大腦中建立起另一座虛擬而鮮活的宅子。

然後他忽略了一切多餘的畫麵,將注意力投注在整間宅子中心的那一副畫麵上。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非宅子的中心,而是正中偏北的位置。

他看到了在院落中的一個狹小的房間,房間由四麵閉合而厚實的牆壁組成。

在這四麵牆壁的中間,正站著一個又高大、又強壯,而且滿目憎恨、恨意滔天的人。

雷恨。

這間莊園就是雷恨所有。

“仇統”的第一位目標,也就是這個雷恨。

——六分半堂的四堂主雷恨。

李忘塵埋在草叢之中,距離雷恨足有數百丈遠,他一邊以聽力去丈量探測這數百丈距離中道路的彎彎繞繞,一邊思忖雷恨手中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建立這樣一座豪華而氣派的莊園。

據說,雷恨是一個恨意滿滿、以恨練功的人。

更據說,他一旦心意發恨,就立刻要殺人。

再據說,他一天就要恨上五六次。

最後就不是據說了,而是貨真價實,雷恨親口說過的話。

雷恨曾說過,“人命不過是給我拿來過癮而消恨的東西。”

而今次想著想著,李忘塵也跟著“恨”起來了。

——不知道是雷恨的恨意大,還是自己的恨意強?

李忘塵身影一閃,原地的草叢晃了一晃,他已用兩指穩穩扣住十丈之外的高簷,倒掛貼在了屋簷探出而形成的陰影夾角之中,過程安靜得像是他根本不是個人,而是個影子。

在這個過程中,他甚至仍是閉著雙眼的,動作卻精準得好像做個千百次。

原地那手持齊眉棍的護院老哥,依然站得和自己手中的齊眉棍一般筆直,什麼都沒有發現。

而李忘塵耳朵動了一動,知道在屋簷左右兩邊,各有兩處暗哨。

他們也當然沒能發現李忘塵。

一切在無聲無息中發生。

有先天神力境界所得的全莊園活動地圖,李忘塵等同於按圖索驥,一路避開二十六處明崗,十一處暗哨,終於貼近了雷恨。

過程中,他也時刻關注雷恨在那狹小而四麵緊閉的房間做什麼。

雷恨在練功。

他出拳發掌,用自己的拳風、掌勁,擊向圍牆。

但是圍牆並不破碎。

這當然不是雷恨無能為力,而是刻意而為之的。

那些牆壁上反震回來的拳風、掌勁,來回激蕩、互相碰撞。

牆壁的材質特殊,雷恨的出手更精妙,竟令其無法宣泄,反而積攢起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到最後宛若江河浪湧、波濤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