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陷阱與戳破(2 / 3)

一發而不可收拾!

雷恨就身處這樣的勁力之中,然後任由四麵八方、天上地下湧來的勁力,全部打向自己,自己再一拳一掌,一掌一拳地反攻回去。

他就是靠著這種方式練功。

練的是便是霹靂堂中“震山雷”的心法。

所謂震山雷,其實並非字麵意義上能震動山石的雷霆,而是周易八卦之中的震卦之雷。

震者,兩雷重疊,反響駭異。

這門武功的要旨,就是在於將自己全身精力、氣力,進行一種震而合的疊加狀態,以達到爆發出驚天動地威能的目的。

現在的雷恨,就處於“震”卦之中。

他的全身上下,都已有了一種震動、震撼、震驚、震懾的力量。

就比如他的腳下,已慢慢陷了下去,竟然是將地磚給像是泥巴一樣,踩成了軟趴趴的兩團,而且陷下去的部分僅有兩個腳印大小,其他地方絲毫不受到影響。

又比如他的周圍,激蕩的氣勁連綿不絕地來回撞擊,竟也響徹起一個又一個轟隆、轟隆,清脆而浩大,像是雷霆轟鳴炸裂的呼嘯聲音。

這無疑顯出雷恨的內力不俗。

將青石地磚踩碎,普通的四五品的高手已能輕鬆做到,但要無聲無息之間,將地磚踩成爛泥模樣,比單純踩碎更難上十倍不止。

而周圍毫發無損,僅有腳印部分下沉,更彰顯出將這磅礴內力掌控自如的控製力。

身周勁力呼嘯而成的雷聲,則是顯現出雷恨內力的凶厲。

雷恨如此練功,大約打了七八十拳、八九十掌,練著練著,忽然停了下來。

而一停下來,才能發現,雷恨如此驚天動地,每一掌、每一掌都能砸碎一間房屋,如果在外界盡情施展,將能一路打穿三兩條街的練功,竟然並不能令他臉紅上一下,氣多喘一點。

他的體能也遠超常人的想象。

雷恨大吼一聲,“滾出來。”

他的聲音噴吐而出,炸裂而起,好像是炸藥一般。

霎時間,麵前的高大牆壁,竟轟然一聲,居然就這麼給雷恨吼聲之下,轟得上半截粉碎坍塌,隻剩下下麵半截!

他的武功之高,連吼聲都有炸藥的威力。

塵埃洋洋灑灑,隨風而去,一個人從塵埃中慢慢顯現出來。他雖身在塵埃之中,卻又偏偏一塵不染,而周圍則是個巨大而空曠的露天練功場地。

月光淡淡灑落,照亮了來人的形容外貌。

這是個長臉、冷目,斜背大刀,身體瘦高的男子。

當然是已化作了仇統模樣的李忘塵。

雷恨冷笑道,“你自己不滾出來,卻要叫我請你出來。”

李忘塵道,“我當然不會滾,我隻會走出來。”

雷恨十分不客氣道,“你就是那什麼仇統?”

李忘塵忽然不說話了,他隻微微抬頭,睥睨地看著雷恨,就好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將軍,看待一隻柔弱而聒噪的小雞。

雷恨已怒極,但他還是很冷靜地問,“你就是來殺我的?這柄就是傳說中的魔刀?”

李忘塵還是不說話。

雷恨終於忍不住了。

他當然聽說過近日臨安府來了個身手不凡的瘋子,自己若在平日,絕非這家夥的對手,所以才抑製自己的衝動,想要表現出一點點沉著冷靜出來。

雷損常常說,以他練功的刻苦,卓絕的天資,若非欠缺了一點沉著冷靜,早就成為了先天高手,而不會僅僅隻有九品了。

九品當然不是先天的對手。

但今時今日,此時此刻,卻十分而完全地不一樣。

因為雷恨剛練完了武功。

常人練完了武功,再去迎戰高手,無疑是重大的缺陷、弱點,因為人會疲乏,還會困累。

但是震山雷心法卻不一樣,這是一門在體力限度之內任意揮灑,可越戰越強、越練越猛的武功。

雷恨練習了這麼久,正好激發了雷霆與雷霆之間震動共鳴、驚天動地的力量。

他雖然僅有九品,但對於此戰,卻十分而萬分的自信。

雷恨怒吼一聲,他左拳劃出弧形軌跡,右掌直來直去地猛力推出。

他的動作之快,好像整個人也成了雷霆,一旦動作起來,立刻以老虎般的凶猛和超過老虎一百倍的速度,撲到李忘塵的麵前。

他這左拳右掌的震山雷其實有個名堂,那就是真正的雷勁,並非來自於左拳或是右掌,而是左拳右掌之間,憑借著兩股氣勁交織震顫鳴響因而醞釀。

不知道有多少敵人,在意他左拳右掌電攻勢,卻忽略了真正的威脅所在。

難以覺察的震山雷潛伏日久,於方寸之間驟然爆發,如排山倒海、萬濤裂壑般湧卷而來。

此前練功的成果已給徹底激發出來,這一擊足有平日的十八成威力,雷恨自信就算是先天高手,也要給自己的雷勁炸得渾身上下,一塊肉、一根骨頭也不剩!

李忘塵卻並不出刀。

他抬手,並掌,左一切,右一劃,最後在中間輕輕一斬。

空氣同時給狂湧而來的雷勁擊碎,發出了焦臭的味道,更升起淡而白的青煙。

而李忘塵的三刀卻好似比青煙還要清淡。

但就是這樣清清淡淡的掌刀,卻將所有的雷勁給一幹二淨地全部消滅,而且整個過程令人見不得絲毫的痕跡。

這簡直像是兩件毫無幹係的事情。

似乎隻不過是李忘塵剛好出手,而雷恨的掌力、拳風、雷勁,就在這一刻遭受了什麼天地磁場大變,受到其中影響,因而離奇消失一般。

一切都是那麼剛好。

一切都隻不過是巧合。

一切都是這姓仇的好運。

當然不可能是跟那個號、巧合和好運。

雷恨臉色大變,定在了原地,拳頭和手掌,也都停在了李忘塵體表五寸之外的位置,卻硬是不敢打下去,像是根木樁子更多過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