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牛二(1 / 2)

這片大陸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驚人的傳說:高階巔峰武修突破桎梏便可白日飛升,進入仙界。但千萬年來據傳隻有一個人做到了。

隨著時間流逝,人們越來越懷疑是否能夠真的能夠飛升仙界,甚至連仙界是否存在都開始備受爭議。畢竟飛升一事隻是口口流傳,從未出現過令人信服的證據,正史中更是隻字未提,隻在一些稗官野史中略見端倪,要不是有一斷完全空白的曆史為此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武修不懈地將成仙定為畢生追求。

而這段空白的曆史仿佛突然間給人類開了個頭,然後人類便沿著這個頭突兀地出現在這片大陸上並開始他們的生活。

這片大陸叫翠竹大陸。

名字的記載可追溯到千萬年前最早的正史,並一直沿用下來。“目之所及皆有竹。”史料中是這麼解釋的。

雖然曆經滄桑,但竹子的身影仍舊無處不在。無論是滴水成冰的西原極地,還是炙熱蒸騰的葬日荒漠,甚至連海邊淺灘都能見到竹子的身影。而且竹子的種類數以萬計,從柳條粗細到十幾人環抱,從尺許高矮到擎天蔽日,叢聚的、單生的,夜晚枝條瑩瑩發光的等等等等,千奇百怪,不勝枚舉,但常見的也就隻有最普通的幾種。倘若專門出一本竹類雜談的書,堆疊起來怕有一人多高,這還隻是各種文獻中有記載可查的,更何況還有那麼多人跡罕至的地方。

翠竹大陸南北兩麵是廣袤的海洋,西麵是西原極地,東麵是葬日荒漠。它就像是一顆棋子靜靜地鑲嵌其中。無論是海洋、極地還是荒漠都異常險惡,從古至今無數強者前往探索卻都以失敗告終,大多數人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些地方。

“出海三萬裏,未現一嶼,時有狂風暴雨、濁浪滔天……”

“透骨之寒愈行愈甚,風雪未嚐有半刻停息,十步之外不辨影跡,行約百裏難分東西……”

“唯竹與沙共存,此外未見一活物,竹根深入沙壤數十尺,常人若無遮擋,行數裏即口渴難耐,若火焚身……”

相比於那無邊無際的險地,人類真正活動的地方就小多了,即便如此那也是一片方圓千萬裏的廣袤區域。

翠竹大陸還有一個口口相傳但很少提及的別名——仙民宗。至於倒地是這個“仙”還是那個“先”已經無從考究了,但大家顯然更傾向於前者,單單這名字都讓人感覺無形中拉進了跟神仙的距離,就算不能成仙也好歹沾沾仙氣兒不是嘛。

大陸之上有數十個藩鎮割據,彼此稱霸一方,大都相安無事。偏西南隅的地方有個叫雄的小國,國土僅千裏,小到隻有其鄰國的都城那麼大。但沒有哪個藩王敢輕視這個小國,因為頂級武修門派武陽派就坐落其中。放眼整個翠竹大陸,武陽派就是絕對實力的象征。

從三千多年前開始,翠竹大陸每隔十年會舉辦一次“仙宗大會”,名字雖然起的很霸氣,其實就是各門派武修之間的切磋交流。

武陽派建派已有六千多年的曆史,底蘊深厚,近千年來穩坐鼎元。

武修是對一類人的統稱。簡單地講就是這類人能夠感知並煉化天地元氣為己用。

在嬰兒剛出生之時便可以初步判定其今後能否成為一名武修,主要依據就是診其是否有武脈,有武脈則算是初具武修之體,會被列入“預備武修”的行列。武脈的出現沒有規律可言,並非武修的後代就一定具有武脈,隻能說較尋常人家機會大一點。

差不多近六成的人是沒有武脈的,而就算有武脈也並不意味著能夠成為武修,在其九歲時需要接受入武考核,若不及格說明連最基本的武修天賦都達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培養的必要了。通常來講最多隻有一半的人能通過考核。被淘汰的除非有門派或者組織之類的願意收留,否則武修之路到此也就算結束了,隻能感歎一下回歸普通人的生活。當然,這種情況大都隻發生在平民百姓的孩子身上,因為大家族的孩子哪怕是天賦稍差也可以靠各種資源來彌補。

為新生兒把脈的必須是鄉裏的武教頭。武教頭由武修擔任,通常都是外地走馬上任的,是一村之長,除管理好一方土地外兼有培訓“預備武修”的職責。有能力的家族也可以自己培養。

都城、關隘等重要地域的武教頭由中階甚至是高階武修擔任,其它尋常鄉鎮則為初階。

總之,能真正走上武修之路的人少之又少,而其中有建樹者更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