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姥姥笑著相應,有時間他們去稀罕稀罕,外孫女起的新房,他們是得去好好看看的。
頭把衣裳行李收拾好,次日吃過早飯,沈家三口就要啟程回家了,鄭海朝夫妻也發動車子,準備去沈家搭把手幫忙收莊稼。
他們家秋收,沈家人沒閑著,不少幫忙,現在沈家要收莊稼了,他們自然也要去幫忙的,親戚們就是這樣,你幫我家,我幫你家,互幫互助才能走得長遠,哪能有一直占便宜的!
鄭晴三個姐妹本來也想跟著過去一起幫忙,不過被沈芮勸住了,家裏沒多少莊稼,還請了人幫忙,她們幾個孩子就這幾假期,好好出去玩玩吧!
沈芮昨取了現金,給姥爺姥姥舅媽爸媽分潤後,還剩下些零頭,估摸有個兩三千,把三個姐妹順路捎到鎮上,她直接塞給了鄭晴,給她做招待朋友的旅遊經費。
從一起長大,鄭晴對沈芮來,和親妹妹沒兩樣。到底是經曆多了,沈芮現在看鄭晴,都是長輩寵著來的心態。
這幾她有事,沒時間陪晴晴她們幾個轉轉了,囑咐她們注意安全,約了七號送她們回校,讓她們不用操心訂票了。
等他們路過鎮上的時候,彙合了提前在鎮上等候的印臻,一行人直接往沈家而去。他們出門的不算晚,到了沈大奶奶門口,也才八點鍾左右。不過李潤林團隊,已經習慣了趁早幹活,人多幹活快,沈家的玉米,已經掰的差不多,這會兒正用車往大奶奶門前的曬場堆積。
沈大爺爺兩個老人上了年紀,就沒種那麼多地,今年種了些玉米,還青嫩的時候,已經被來往的遊客親自到地裏掰玉米買了不少,這會兒剩下的已經沒多少,還有些雜糧什麼的,都已經被家裏的孩子回來兩趁空收完了,這會兒正擱在院子裏晾曬。
莊稼有專人收好直接送到曬場,不用下地,隻是坐在那剝剝玉米殼,摘摘花生,挑曬下豆秧子,都是些瑣碎的活計,沒什麼繁重的大活,看過沈家房子即將完工的進度後,一眾人回了沈大爺爺家,長輩們就直接打發沈芮和印臻出去走走,別悶在這裏聽他們東拉西扯那些老道常了。
被偏愛嫌棄的沈芮,摸摸鼻子,隻得老實的聽話,領著印臻尋摸了竹竿和筐子出了門,“走,四哥,我帶你上山摘棗子吧!我家的棗子不大,但是香甜得很,我最喜歡我媽過年用棗子包的棗饅頭,做棗糕也好吃!”
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落杆,這會兒沈家後山上那幾株老棗樹,正是摘棗子的好時候。沈芮拿著竹竿,印臻拎著筐,這人拎著大竹筐的感覺,也像是拎著公文包一樣雅致,這風儀真是沒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