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有官職的李元芳刀斬如來,無官職的林衝保護百姓(1 / 3)

眼見宣德門開啟,一大堆人馬徐徐走出宮城,百姓們開始圍觀。

畢竟對於這座皇宮正門,大家習慣性的,是臘月最後一天,舉行的儺舞。

儺舞是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的娛神儀式,每年到祭祀的時候,宏大的隊伍都會穿著各色衣服,佩戴神話傳說的麵具,沿著禦街一路舞蹈,口中高呼“儺儺儺”,“儺(nuó)”通挪,意思就是讓厲鬼挪開退走。

這個祭禮在北宋尤其被看重,是為了祈禱人丁興旺,保護孩子避邪免災,不要夭折,但從北宋的皇子出生率和存活率來看,在趙佶沒有登基之前,儺舞顯然沒起什麼幫助。

而有了這樣每年的祭典準備,此次祈福也是類似的規格,七百人的祈福正隊從宣德門出,再自左掖門、右掖門出兩支三百人的祈福副隊。

正隊出宣德門沿禦道向南至朱雀門,副隊一支向東至望春門,折向南沿內城牆經麗景門,再向西經保康門與在朱雀門等候的正隊會合,另一支向西至閶闔門,折向南沿內城牆經宜秋門,再向東過崇明門與正隊會合。

最後三隊合一,朝大相國寺進發,向佛祖祈禱官家快快康複。

在這樣的安排下,越來越的百姓一路跟隨,議論紛紛:“太後仁慈,官家孝悌,真是我大宋之福啊!”“我兒近來也病重,望佛祖保佑官家的時候,也能保佑我兒!”“那還不如去歲安醫館看病……”

本來大夥兒的看法,還是挺統一的,太後的愛子之情贏得了老百姓樸素的好感,但不知是誰,突然提到了一個名字:“公孫判官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人群安靜了片刻,風向頓時發生了變化:“太後對公孫判官太不公平了!”“好不容易盼來一位閻羅公孫,朝廷為何不用?”“以後的冤情向誰申述?誰又能為我們作主?”

……

“那邊在說些什麼呢?”

祈福正隊中,向太後坐在禦輦內,覺得有些氣悶,探出頭呼了呼氣,又隱約聽到外麵傳來聲響,不禁詢問道。

隨行在一側的郭開,已經聽到了百姓議論公孫判官的聲音,大氣都不敢出,同時心裏也暗暗歎息:“若是公孫判官還在,何至於讓童貫這賊人興風作浪,圖謀不軌!”

而被他又恨又懼的童貫,就跟在輦車旁邊,露出笑容,聲音故意發尖,姿態滑稽:“外麵的百姓,都在讚頌太後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呢!”

向太後聽了不禁露出笑容:“童都知倒是會說話,捧得老身好似觀音菩薩一般,你這都知辛勞了,宮內的祈福儀典辦得不錯,老身十分滿意,等到官家康複,定要重重賞你!”

童貫臉上露出大喜之色:“太後對奴等真是太好了!”

向太後一直認為她待人寬宏,身邊人也該死心塌地,對於童貫的感激涕零坦然受下,看了看周遭黑壓壓的衛士,又感到胸口發悶:“天氣這般炎熱,就別圍著這麼多了,讓他們散去些!”

此番保護出宮的,都是最為精銳的班直侍從,個個重甲持戈,身軀偉岸,郭開跟著輦車隨行,頓時顯得愈發矮小瘦弱,即便是身材魁梧的童貫,在那仿佛一根根庭柱直撐天空的大漢襯托下,都變得平平無奇起來。

而聽到向太後的指示,班直裏走出一人,來到輦前稟告:“太後,近來京師不平,屢現凶案,我等必須小心戒備。”

向太後蹙眉道:“老身出行,也就是從宣德門由禦街至大相國寺,你們眾多班直在此,難道賊子還敢來冒犯?你此言未免多慮了。”

那位班直沉默不語,童貫目光微閃,趕忙尖聲道:“一切以太後鳳體康安為重,你們散開些,不是更能掌旗警戒,以備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