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舊事(一)(1 / 2)

燕然跟在父母身後,先給外公行禮,然後依次是舅舅、姨夫、舅母、表哥、表姐。

外公從娘親和燕然手裏,接過兩個小外孫,他一個胳膊抱一個,左邊看看,右邊瞧瞧,激動地眼中淚花閃爍:“豐兒,沒想到你都四個孩子的娘了,你母親若是泉下有知,不知多欣慰。”

“爹——”豐娘眼淚滂浡。

“別哭,別哭,你看看,兩個小家夥都要被惹哭了。”

姨母從父親懷裏,接過一個外甥,交給妹妹,自己抱起另一個:“豐兒過來,跟姐姐一邊說話。”

女人在一起,柴米油鹽,孩子丈夫,多聊家務事,男人們寒暄了幾句,就開始討論起軍國大事來了。

外公、舅舅、姨夫都是十分威猛的樣貌,就顯得燕然的爹爹十分羸弱,他也和外公他們說不到一起。

燕然看爹爹一個人坐在圈子外麵,悄悄問:“外公這是怎麼做到的呀?神不知鬼不覺的。”

“你外公就是濟陽縣薑家的掌舵人,這點小事還不易如反掌?”

“衛國公?”燕然驚住了。

說起衛國公,別說是濟陽縣的人,整個明德府,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濟陽縣的首陽書院,就是第一代衛國公創立的。

昊天太祖開國,有三個最得力的助手,最得力的便是第一代衛國公薑晨陽,薑晨陽上馬能殺敵,下馬會治國,又經曆了太祖太宗兩代皇帝,曾經顯赫一時。他老年時身體不好,皇上也不許他解甲歸田,卻允許他不用上朝,薑晨陽便在那個時候建的首陽書院,一是為家鄉人做點好事,重要的還是為朝廷培養人才。

“是啊,你外公就是衛國公,他被抄家流放在西疆。”杜仲德一邊聽著嶽丈、連襟和大舅哥討論問題,一邊有一句沒一句的給燕然講述衛國公的故事。

第二代的衛國公卻沒有乃父的能力,他脾氣暴躁,就是一介武夫,老衛國公怕兒子闖禍,逼著他發下毒誓,一生不許出仕。

第二代衛國公是個孝子,一直謹守父親的教誨,在家練武讀書。那些年,西疆這邊的韃子非常猖獗,最嚴重一次,竟然長驅直入近千裏,打到了昊天的內地,太宗帝忍無可忍,親自點兵北伐,衛國公也在名冊,他祭祀了老爹,披甲執戈上了路。

燕然的祖父,就是第三代衛國公,當年隻有十六歲,隔代相傳,他繼承了祖父的能耐,文武雙全,乃是京城這一代少年的領軍人物。

祖父不放心父親,便也穿上鎧甲,跟隨出征。

戰爭非常嚴酷,第二代衛國公突擊時被韃子斷了後路,一夜激戰,不幸犧牲,燕然的外祖父替代父親,帶著剩下的一萬多人,和三倍於他的韃子周旋,成功把他們帶進了太宗布置好的伏擊圈,在最後決戰時,他一人殺死二十多個韃子,渾身的戰袍都被血液浸透。

韃子頭領見大勢已去,由幾百親兵護著,突圍出去,燕然的祖父帶人追了一夜,終於把他一刀劈為兩段,帶著屍體勝利返回。